家庭节能:面临“有意识缺行动”问题
    2008-07-04    本报记者:杨玉华 何宗渝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年一度的节能减排宣传周已经过去,安徽今年大力推进的是“节能减排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然而,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虽然节能减排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但家庭节能仍然面临有意识缺行动的问题。
  在“节能减排进社区进家庭”启动仪式上,一位姓宋的女士告诉记者:“我和丈夫知道节能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却总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周末家里的电脑在网上一挂就是一天,即使中间出去吃饭、打球也不关。看完电视更是懒得拔插头。”宋女士坦言,虽然有时也会心疼,但是为了图方便,没有采取什么节约措施,而且因为家庭收入还行,所以没有形成节俭的意识。
  家住合肥市包河区的陈良翠今年五十多岁,是社区的节能模范。她觉得儿子、媳妇的节能意识要差得多:“晚上吃饭我一般只开两个节能灯,儿子总觉得不亮,要把所有节能灯打开。”陈良翠认为,这一方面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工作太忙,没有精力考虑琐碎的节能问题,怎么方便怎么来。
  一直负责倡导家庭节能减排的安徽省妇联副主席李晓黎告诉记者,提起节能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国家的政策,是企事业单位的事,实际上,家庭节能还是大有作为的。
  李晓黎说,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家庭节能早已深入人心,在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控下,节能理念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而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相距较远。节能教育尚未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节能减排往往是一阵风,之后很少有人过问。家庭节能方面,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做得好的家庭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等,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相关稿件
· 家电协会:我国节能冰箱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8-07-03
· 温家宝主持会议 安排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 2008-07-02
· 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在全区推广50万只节能灯 2008-07-01
· 吉林丰满发电厂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增加收入 2008-07-01
· 政府买单 一元节能灯大受欢迎 200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