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传统文化成就消费大餐
    2008-06-11    本报记者:赵伟滨 文贻炜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过去因为没有假期而市场狭小,处于被淡忘的边缘。而今年端午节迎来了第一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市场趋热。这个传统味十足的节日,给商家以充分的拓展空间,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消费盛宴也渐渐走进国民生活。

国人花钱享乐文化消费

  端午节离不开粽子、香包。端午节未到,超市、商场或是小店小贩,就已经纷纷推出了各种端午节产品,消费市场早早激活。
  记者在西宁王府井百货门口看到,各种各样的粽子被摆放在显著位置,既有便宜实惠的散装粽子,也有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礼品粽子。粽子的种类有几十种,既有蜜枣、豆沙、鲜肉等传统粽子,香菇鸡肉、鱼香肉丝等名菜馅粽子,低糖粗粮的“保健粽子”,还有青海本地特色的枸杞粽子、人参果粽子等等。
  香包和粽子一样,是端午节的象征,在西宁,许多人都要佩戴香包以避邪驱瘟。今年的香包市场格外火爆。在西宁市小桥大街卖香包的李婆婆告诉记者,今年买香包的人特别多,每天可以卖出几百个,两个多月前她就开始制作香包,但是还没到端午节,就已经销售一空,明年准备再提前两个月。
  节日期间,除了粽子、香包等传统节日产品热卖外,各大商家、超市开展的主题性促销活动均收获颇丰。西宁天桥鞋城除了传统的打折促销外,借“粽飘香又端阳”的东风,举行五月端午射粽赛,吸引了大量顾客一试身手。顾客们玩得开心的同时,也活跃了商场的气氛。据商场负责人预计,今年端午节的销量有望比去年翻一番。

小长假衍生多元消费市场

  原来的黄金周,旅游是人们的首选,主要是通过游客来刺激消费。小长假制度的实施,也引发了市场消费方式和格局的新变化,催生了餐饮、零售、旅游、娱乐业等的全面开花。
  一家饭店经理王女士说,传统节日形成的“小假期”,由于其传统背景,亲朋好友之间更多地选择聚餐团聚,需求的增加大大弥补了取消“七日黄金周”给酒店带来的不利影响。他们针对端午节推出了量身定做的“端午家宴”,专门打造了端午节专属的特色菜式,并配合赠送香包等小礼品,预计端午“小长假”的营业收入将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商业零售业迎来今年新的消费高峰。西宁市苏宁电器以“中国心·端午情”为主题举行端午黄金周特卖会,并有“百万粽子亲情派送”。由于端午节历来是天气的转折点,端午节前后全国各地气温开始普遍升高,端午节被确定为假日,也使本来要利用五一黄金周购买空调的消费者改在端午节采购,这不但推动了空调销售的火爆增长,也带旺了其他电器的销售。
  健身房、书店、影院等休闲娱乐业同样收获不少。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西宁的健身房也借端午节“护身健体、除瘟去病”红火了一把。
  短途休闲游最是吃香。由于小长假尤其适合自驾游、近郊游,西宁附近县乡农家乐、茶园格外火爆。西宁市周边的循化、大通、互助等县,农家乐、茶园以生态餐饮和端午民俗活动为主打,每家门前都是车水马龙、顾客盈门。

传统文化中更多商机等待发掘

  端午节和市场正如水和鱼的关系。端午节厚积千年的文化传统,一旦市场打开,正是如鱼得水,生机勃勃,而市场同样需要端午节这样的商机来刺激。
  虽然,从目前的端午节市场情况看,一片繁荣,但是离市场和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还有一段距离,仍有很多商机有待挖掘。
  赵宗福认为,民间习俗背后都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民俗产品的开发,也要让消费者感到,商家给他们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消费,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企业应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本质和深层次含义,而不是仅仅复古当年民俗的符号标志。
  他建议,商家可以根据民俗习惯,多设计一些具有传统节日内涵的产品与服务,增加人们的关注度。如在艾叶、菖蒲上花点心思,也许能与情人节的鲜花媲美;给香包注入时尚元素,或许能成为年轻人的心爱之物。

  相关稿件
· 白电集体“下注”端午小黄金周 2008-06-05
· 白色家电集体下注端午假期 2008-06-05
· 端午节出游不大旺 2008-06-04
· 端午临近肉粽价格翻番 2008-05-28
· 明年节假日安排: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3天 200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