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认识免费开放的意义
近期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在对公众免费开放过程中出现了观众爆棚、秩序混乱、文物受损等问题。作为全国率先免费开放七大公益性文化场馆的深圳,在此前的开放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出现过参观者爆场、公物损坏的情况,但都是阶段性的现象,开放一段时间后,人流就会回落到正常水平。因此深圳的有关专家指出,对此不必太过忧虑,但需要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应对。由于深圳管理部门积极采取多种呵护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免费开放带来的“不适期”。 在回顾深圳文化场馆在免费开放过程中,深圳市博物馆副馆长叶杨向记者说,去年在免费开放过程中,该博物馆出现了观众随意触摸导致文物展品损坏的现象,有些人来博物馆甚至不是为了参观,而是来纳凉,或者上厕所,卫生纸成了他们洗劫的对象。对于这种情况,深圳市有意发展文化义工队伍,借鉴香港、台湾等地的成功经验,招募志愿者参与布展、讲解、导引等服务,加强管理和培训,积极发挥文化义工在免费开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据记者了解,由于深圳的义工队伍发展较好,文化义工已经在当地不少文化场所中成为亮丽的风景,如关山月美术馆去年的黄宾虹画展中,就在深圳大专院校选拔了一批文化义工,用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深圳群艺馆自2006年以来就在全国率先推出公益性艺术培训,对包括外来工在内的所有深圳市民开放,从那时至今共开设了200多次培训班,培训学员6000多名。群艺馆的老师中,有一些是文化义工,他们为学员教授书法、篆刻、合唱等,不拿一分钱。
细节考虑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深圳市博物馆也注意采取增加设施等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比如,博物馆在展厅中加设了多把椅子,并且还在展厅内准备了40双布鞋。叶杨说,博物馆是个高雅艺术的殿堂,要求观众必须衣冠整齐,因此博物馆准备了一些布鞋让穿拖鞋进来的观众换上,多从细节上考虑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深圳图书馆在读者大量增加的情况子下也存在着如何应对、提高效率,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问题。他们的做法是应用“无线射频识别”等新技术,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读者通过计算机导航技术就能在几分钟里找到需要的书,加快了图书的流通速度。 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另一大问题是减少了经费来源,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深圳的做法是主要文化场馆都由财政全额拨款。据记者了解,深圳市给图书馆去年的财政拨款为6000多万元,其中大约2000万左右是人头费,2000万元左右为购书费;给博物馆的拨款为每年1200多万元,其中人头费800多万元,300多万元用于办展等活动。 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说,实现了收支两条线,职工的奖金与创收不再挂钩,保证了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目前,深圳市正着力打造“图书馆之城”,预计将利用四年时间,在全市主要社区、地铁、大型超市等建立30个以上的“城区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老百姓更方便地享受文化福利。 深圳市博物馆也有类似的情况,尽管免费后少收入了200多万门票,但是受益的人群多了。据统计,2007年深圳市博物馆共接待32万人次,比前一年略有增加,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参观者中旅游团占了很大一块,现在深圳市民,特别是外来工逐渐成为参观的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