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奖80年:从黯淡到辉煌
    2008-02-27    本报记者:海洋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80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2月24日晚8点在好莱坞柯达剧院举行。历经80年风雨,在电影界久负盛名的奥斯卡奖从最初一个少有人关注的小范围活动发展成今天全球瞩目的电影盛事。
  由成立于1927年的非赢利性协会组织——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负责评选的奥斯卡奖旨在表彰为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及业内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1929年5月16日,奥斯卡奖在好莱坞罗斯福酒店举行了首届颁奖典礼,当时仅颁了15个金像,仪式只持续了短短的15分钟,既没有表演,也没有媒体人员在场,而且人们已提前两个月知道了获奖者名单。
  不过人们仍然对这一新设立的电影奖项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第二年洛杉矶一家电台就对颁奖礼进行了1小时的直播。1933年,颁奖礼开始在美国全国各电台播出;1944年,奥斯卡奖全程实况由美国广播公司向美国全国播出;1953年3月19日,奥斯卡奖首次进行了黑白电视转播,1966年开始有了彩色电视直播。而今,奥斯卡奖颁奖礼观众遍及全球,去年共7500万美国人收看了颁奖礼,全球观众总数更接近10亿人。
  作为电影界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影奖项之一,尽管奥斯卡奖评选难免有倾向性,甚至出现获奖影片良莠不齐、“真金”影片名落孙山的情况,但人们一般可通过该奖项来了解上一年在美国及海外影坛交出优秀成绩单的影视作品和个人。
  从1929年至今,美国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战等重要历史时期,不过奥斯卡奖颁奖礼却从未中断,只在1938年、1968年和1981年推迟举行过3次,分别是因洛杉矶洪水推迟1星期、向遇刺身亡的马丁·路德·金致敬推迟2天以及因里根总统遇刺而推迟24小时。实际上,从奥斯卡奖历年的获奖及获提名影片中也能看出,美国电影界人士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或讴歌、或暗讽、或影射社会现实。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在1941年首设纪录片单元,此后连续7届获得这一奖项的纪录片题材都与二战有关。1942年2月26日,在珍珠港遇袭后数月,奥斯卡颁奖典礼照常举行,且在这一年获提名的多部影片都以战争为主题,如《米尼弗夫人》《胜利之歌》(又名:《扬基都德》)和《复活岛》等。同样在1970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多部电影也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越战的抗议。
  现在的奥斯卡颁奖礼不再是早期“波澜不惊”、平平淡淡的简单仪式。作为好莱坞颁奖季的压轴之作,小金人最终花落谁家是专业人士和影迷乐此不疲的猜测目标。演员和导演们获奖前后或语无伦次、或喜极而泣、或激动狂喜的表现是吸引观众的一大看点。而颁奖礼的电视直播时段也是各大广告商竞相争夺的黄金时间,获奖及提名影片的后期发行和DVD销售更是各大电影公司看重的利润增长点,甚至连颁奖礼前明星们在红毯上的衣着服饰秀都被视为时尚界的流行风向标……简而言之,奥斯卡奖早已超越电影奖项的范畴,成为全球瞩目的一项年度盛事。
  随有声影片应运而生的奥斯卡奖见证了电影从无声至有声、从黑白至彩色、从胶片到数码拍摄的技术沿革,也见证了美国电影史上歌舞片、黑帮片和西部片等类型电影“各领风骚”的年代。不管如何,战争、人性、爱情、种族偏见、深刻的社会现实等等是奥斯卡奖甚至说是整个电影界亘古不变的关注主题。
  无论奥斯卡奖结局如何,它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关稿件
· 奥斯卡红毯秀[组图] 2008-02-27
· 奥斯卡80岁身价又涨 2008-02-18
· 国际知名品牌期待奥斯卡“红毯秀” 2008-01-30
· 呼吁减少宣传材料 奥斯卡建议多用电子邮件 2007-08-09
· 奥斯卡风云几度 主流价值观依旧 200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