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8-01-09 本报记者:王金涛 邓华宁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由于进城农民工多从事环卫、殡葬、零售等行业的工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工往往被认作“盲流”“城市佣人”。他们身在城市,却始终冲不破城乡隔膜。如今,大批农民工开始在城市安家立业,身份由“盲流”“外来工”变成“新市民”,人们对他们的称谓也变成了“城市主人”。 10年前,张子江抱着“挣点钱,回家讨老婆”的想法,从四川广元市农村来到重庆当建筑小工。但结果出人意料也令人惊喜:他没想到自己会娶重庆北碚区的一名可爱女子为妻,更没想到两口子会在繁华地段按揭了一套5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张子江从小工做到技术工种,每月收入2600元,妻子也从餐馆的服务员做到了领班,月收入达2000元。张子江每月还房贷600元,感觉比较轻松。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城镇转移和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在城市安家。据共青团重庆市委统计,重庆市700万名进城务工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75%,45岁以下的占80%到85%,近500万人是青壮年。由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要落叶归根,“农民变市民”的主流群体仍是青壮年,且这股潮流越来越强劲。 事实上,农民工迅速融入城市,得益于城市的“胸怀”越来越宽广。 农民工问题专家、无锡市公安局局长张跃进告诉记者,农民工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亿万农民进城务工,是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就城乡关系和格局而言,农民工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第三元”,而这恰是社会转型期沟通二元结构两极不可缺少的桥梁。过去20多年来,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使目前城市人口达5.2亿,为我国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正是基于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市民不再把农民工当“佣人”,政府也不再把他们当累赘或麻烦,以民本化的服务代替了戒备式、歧视性的管理方式,为农民工群体搭建了各类服务平台。 无锡市广瑞一村社区民警陈建中说,为了解农民工的需求,他走访了社区1000多个农民工住户。调查发现,就业、租房、子女入学、良好的治安和卫生环境是农民工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为此,广瑞派出所建立了农民工亲情理事会,由街道、司法、劳动、计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农民工积极分子联合组成。亲情理事会每周五定期活动,发布招工、租房信息,也为农民工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服务。 农民工成为新市民,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变化,更是思想、心理、文化的转化,许多城市为此开展了大范围的农民工培训。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艺认为,农民工在家乡被认为“有本事”,进城后却被边缘化,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如孤独、寂寞、压抑、自卑、封闭和拒绝,甚至个别人会产生怨恨、逆反乃至仇视心理。因此,对农民工须加强文化培训。 新市民文化教育研习中心是重庆市首家民间发起成立的农民工公益性培训机构,每周二和周四晚上,在解放碑商圈免费为农民工授课两个小时。 张平是一位来自四川眉山农村的残疾卖报青年,他告诉记者,他每次都按时来听讲,雷打不动,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对重庆越来越有亲近感。 无锡市也全面开展了农民工培训。政府规定,每培训一个农民工并使之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政府给予培训机构300元至800元的补贴。近两年,中央每年下拨无锡800多万元农民工培训经费,无锡各市县每年也投入1500多万元培训经费。 这些适合农民工需求的涉及文化、法律、职业技能等的培训,使大批来自农村的青年加速向具有一技之长和较高文明素质的城市新市民转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