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0-26 本报记者:吴凡夫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已接近尾声,目前参与赞助的中外企业已经超过50家。如何提高企业的奥运赞助效益,这是国内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要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要成为奥运会赞助商必须先跨过高资金门槛。北京奥组委仅公布了独家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两个相对较低的门槛,分别是4000万元和1600万元。 事实上,就这个价格而言,企业只是买了一张门票而已,因为其后期用于与奥运有关的产品研发、二次策划、宣传活动等配套投入将是赞助额的3至5倍,很多知名企业由于负担不了后续费用而被挡在门外。能跨过门槛的中国企业大都实力雄厚,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国航等一批“国字号”企业都名列其中。对此,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认为,这些企业之所以力争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一方面确因这些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扩大国际知名度的需求比民营企业更加迫切,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回报社会的考虑。 国内企业赞助奥运,既可以吸引全球的关注目光,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可以利用奥运赞助的“排他性”,使得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对于有实力的企业而言,更是品牌全球化的大好时机。 然而,国际奥委会曾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0%的奥运会赞助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效果。中国企业中打“奥运会主意”的不在少数,但这个主意究竟要怎么打,这需要中国企业思考和学习。国内企业要想利用赞助奥运会这个契机实现企业的成长,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掌握奥运对品牌塑造的精髓。如果没有详尽的计划,缺乏通盘的考虑,只图扬名,那样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