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9 本报记者:刘菁 李美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记者在社科教育领域采访发现,花钱发表论文在教科界已成“潜规则”。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校师生以及其它行政事业单位、技术岗位的人员,要想发表自己的论文,基本上都得先向杂志社交纳一笔“版面费”。
“版面费”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但它受到了社科界人士的普遍质疑和批评。
记者采访发现,各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标准五花八门,或以页码或以字数、篇计算,核心期刊收费高于普通杂志,有的一篇几百元,有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
采访中许多教科界人士认为,版面费问题是不完善的职称评审、学术考评体制下的畸形产物。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副处长严全胜说,目前上到新闻出版总署下到地方,对版面费问题没有一个明确意见。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他们知道这种现象不合理,但也找不到好的治理办法,没法绝对禁止。
以论文发表与否和发表的数量多少来评价一个老师学术水平的高下,从管理上是简单的,效果上有弊端的。许多教科界人员呼吁,不能再以论文发表与否、论文发表多寡作为一项学术水平考核的硬性指标,而应切实考查一个人的学术研究水平。江西人事厅厅长揭赣元说,职称评审的目的应该是促进老师多上讲台搞好教学,激励医生提高医术看好病。单以论文定水平,与科学人才观不符。另有一些人则认为应适当弥补期刊出版经费的不足,以刹住版面费歪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