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2-15 本报记者:丁文杰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那份优美自在,那份宏大壮美,带给我无限的震撼、感动和羡慕,假如生命可以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双自由飞翔的翅膀。”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谢瑛提起自己观鸟的感受时,说出了诗一般的语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生活品位日益提高,近年来观鸟活动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成了人们追求和谐生活的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携带家当,到野外感受人鸟和谐的生活意境。
刚刚结束的“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是观鸟爱好者一年一度与鸟儿的冬季“约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香港、台湾等地的154名观鸟爱好者,组成了38支队伍参加了观鸟大赛,其中队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12岁。另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新西兰、英国等10个国家近100人前来观摩。
正值冬季枯水季节,洞庭湖岸裸露出大片大片的湖滩,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管理站楼顶上一眼望过去,近岸的湖滩长满了绿草,而在远处的目力难及之处,才是数十万只越冬候鸟赖以栖息、生存的家园。
记者遇到了国内知名的观鸟队——色鸟联盟队,领队是一个名叫陆的女孩,她告诉记者,自己一次不落地参加了每一届洞庭湖观鸟大赛。这次来洞庭湖不光是参加大赛,最主要的是要与观鸟届的前辈和朋友们交流。
看上去腼腆的澳大利亚男孩Ruy脖子上挂着一副双筒望远镜。他告诉记者,他是香港地球之友的会员,这一次是作为香港观鸟会参赛队的队员特地从香港赶来参加观鸟大赛。他说:“在观鸟方面,自己只是个业余人员。”而事实上,有着15年观鸟经验的他,光是在中国的观鸟记录,就已达到了386种。
洞庭湖是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长江中下游湿地群的主体湖泊。“我跑了40多个国家,看了很多湿地,没看过像洞庭湖、鄱阳湖这么好的湿地。我们长江中下游这几个湖泊是世界上最好的湿地,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我们。”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说。“观鸟活动的背后,是要唤醒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以及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只有湿地保护好了,人鸟才能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够观测到更多的鸟儿,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