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消费只及世界水平二成
    2006-10-24    记者:李荣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上海电 国际乳业联合会主席吉姆·贝格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国乳品的消费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今后的市场潜力足以使产品更加多元化。解决奶源问题、提升消费者能力、生产新鲜乳制品将是中国乳业未来的方向。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仅21.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据规划,中国计划到2010年把人均占有的奶量提升至28千克,到2020年再提升至42千克以上。
    国际乳联主席说,中国乳品市场的产品可以更加多元化。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通过喝奶摄入蛋白质,相信也会越来越多地食用奶酪等乳制食品。中国乳业已在世界乳品行业扮演重要角色,正在逐步解决奶源和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等问题。
    据正在进行的第27届世界乳业大会提供的材料,中国目前乳制品品种主要以满足消费者喝奶为主,液态乳、乳粉是乳制品的主要品种,干酪和奶油产量很小。去年中国液态奶产量已比1998年增长14.4倍,其中超高温灭菌奶占到66.6%、巴氏杀菌奶占到17.9%、酸牛奶占到15.5%。
    业内人士观察,中国乳品市场正在细分,乳业巨头的市场战略已开始呈现错位的态势。光明乳业公司已明确表示其市场战略定位将转向“新鲜产品”,就是依靠全程冷链运输和销售系统的巴氏奶和优质酸奶等产品。这家公司已在浦东扩建了一家日生产能力达700吨的酸奶基地,可以同时生产20多个大类、近百个品种和200多种包装形式的酸奶。
    蒙牛、伊利等“草原型”乳业巨头,虽然传统上是以生产超高温灭菌奶为主,但在“新鲜”产品和高端优质产品领域也在快步涉及。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说,中国乳业产品结构要多元化。中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和自然情况复杂,差异大。因此既要有大型的全国性乳品企业集团,又要有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要根据不同需求做到结构多元化,市场细分,既要有全国性的品牌,又要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多家乳业企业都表示,中国乳业今后的发展,应是“普及和提高”并举,而且要分工合作,有序发展,不能一哄而上,恶性竞争。光明乳业公司总裁王佳芬明确向记者表示,光明今后将主要从“市场的错位竞争”角度实施自己的市场战略,“企业规模只是一个方面,但不会是企业追求的一切”。
    不少专家表示,从目前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的状况而言,乳品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超高温灭菌奶等普及型产品的市场还将长期大量地存在。但在一些大中城市,乳品消费升级已是“进行时”。“在有冷链条件的地方,消费新鲜乳品当然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