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发展,改变了25个欠发达地区的面貌,改变了5000多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改变了数百万人的命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娃哈哈,这家在改变春风中成长的企业,以企业的名牌效应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投资欠发达地区,带动供应商、经销商队伍共同走上致富路,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7年金秋,杭城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这支四五千人的队伍身份迥异,有各地政府官员,也有跨国公司总裁。他们不远千里,甚至远渡重洋赶来,只为一个“非常”的理由;庆祝娃哈哈20岁生日。 是什么魅力吸引各种人马纷至沓来?娃哈哈一花引来百花开。
娃哈哈投资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帮助欠发达地区增强“造血”功能,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直辖市发展;娃哈哈在全国各地建厂,带动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娃哈哈又好又快发展,带动了供应商的“超音速”发展,引导上百万人走上致富路;娃哈哈成长为国内饮料龙头,还悄然带领经销商队伍实现了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转变……
在三峡库区,宽阔的江面上,万舟齐发,两岸的半山腰,一座座新房依山而筑。在这片新景象中,娃哈哈涪陵分公司显得分外抢眼。厂区内运货的车子排起徒长龙,整洁明亮的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的红色大字喜气洋洋。 说起这家企业,涪陵区区委收记张鸣赞不绝口:“娃哈哈涪陵公司是最早进入库区、参与对口支援的企业,也是涪陵区发展得最快最好的外来投资企业,多次被评为‘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先进集体’。” 1994年,娃哈哈兼并了当地三家特困企业。破败的厂房将淹入水底,锈迹斑斑的设备已趋报废。面对重重困难,娃哈哈辟开山头,建起了花园式厂房,购置了世界一流的生产线,使分公司迅速跻身重庆市工业五十强之列。 “更难能可贵的是,娃哈哈涪陵公司的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直接参与涪陵的移民建设和移民改造,吸收了1300名移民就业,为涪陵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鸣介绍说。 娃哈哈涪陵公司边上,两幢十一层的洋楼相依而立,这是娃哈哈专为移民建起的职工楼,住着200多家住户。娃哈哈涪陵公司仓库主任潭小华满脸幸福地带领我们参观了他的新家。三室两厅的房子里处处流露出温馨,电脑、电视、空调一应俱全,书房里贴满了一家人旅游的照片。他说,“现在的条件和淹没区下那时候没法比了!我从一名普通职工,当上了仓库主任。以前一年收入只有1000来块,现在有6万多呢。” 对口支援涪陵是娃哈哈跨区域建厂的第一步,也是娃哈哈投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的开端。此后,娃哈哈先后“输血”30多亿元,在三峡坝区宜昌、西部地区石河子、革命老区红安、贫困地区白山、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等17个省市区,建起36家分公司。在大别山深处的湖北红安,有一片现代化的厂房,在空旷的原野中矗立。 红安县委书记王远鹏说起从杭州抱回的“金娃娃”乐开了花:“娃哈哈落户红安,先后在扶贫开发、劳动就业、捐资助学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红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娃哈哈在这里投资两个月内顺利投产,11年来先后上马六期工程,年创产值过10亿、利税过亿元,累计实现产值35亿元,成为黄冈十强企业的“榜眼”、全国饮料企业百强。如今,娃哈哈在三峡库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分公司一年创造产值数十亿元,使25个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面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娃哈哈来了,变化太大了!”对于这一点,感受匪浅的不仅是投资所在地的政府,还有当地运输、水电、农副产品、纸箱包装等配套产业的经营户们。娃哈哈扎根一处,花开一片,成为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的“火车头”。
四川广元是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山区。11年前,娃哈哈的开拓者们来到这里。厂房建起来了,生产线拉起来了,货也生产出来了,可运输却犯了愁。偌大的广元城,楞是找不到像样的货车,只有几辆破旧的5吨老解放。看着稀稀拉拉的车队,办事人员很是不解。老司机告诉他:“广元所有的车子加起来,也不到100台。你看看大街上,半小时都没一辆货车经过!”当地没什么工业企业,货物往来也不多,大货车难有用武之地。“娃哈哈需要货车运货!”消息很快传开了。不少运输老板动了心,筹钱买起了大货车。广元兴起一波又一波的买车潮。1999年娃哈哈建奶线,大家抢着买新车;后来娃哈哈建热灌装厂,车辆规模又扩大了一倍……。 宏欣货运信息部经理杨继芳说:“娃哈哈扩建一次,广元就新进一批货车,运输市场一下子繁荣起来。”10年前从零起步的宏欣公司现在可调用的车辆达到500多台,而且都是二三十吨的大货车。如今广元的绕城路上,每分钟都有货车疾驰而过,这些车子中1/3都是运输娃哈哈各种产品的。
广元运输业,正折射出全国运输业的高速成长。娃哈哈每年仅运输一项耗资近10亿元,通过全国招标,使100多家运输单位从中收益。
三年前,由于当地的一家乳品企业濒临倒闭,奶牛业遭遇“寒冬”。宜昌英华牧场场长黄光华回忆:“鲜奶挤出来了,要么以十分低的价格出手,要么卖不出去倒掉,亏得很厉害。”他找到了娃哈哈宜昌公司。虽然生产中不需要鲜奶,但宜昌公司立即把情况向集团公司报告。当时,全国鲜奶市场低迷,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类似情况。宗庆后立即拍板决定,让科研中心修改配方,用鲜奶制作含乳饮料。娃哈哈宜昌公司很快找到黄光华和其他牧场,与他们签订了合同,按协议价收购牛奶。鲜奶卖出去了,奶牛终于保住了。黄光华热泪盈眶:“娃哈哈帮我们度过了最寒冷的冬天。”不仅在湖北宜昌,在双城、虎林、天津、吴忠等奶源区,娃哈哈每天采购鲜奶300多吨,惠及6000多奶农。 像英华牧场这在与娃哈哈合作中受益的配套企业还有很多。康得利本来是四川资阳的一家靠4万元起家的小纸箱厂,日子很不景气。在娃哈哈落户涪陵后,他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后,娃哈哈把厂建到哪,他们也把纸箱厂办到哪。如今,康得利的生产基地遍布贵州、西安、重庆、昆明、武汉等地,发展成为年销售4亿元的西部包装行业龙头。前些年,纸箱包装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广东一带。在娃哈哈“销地产”战略的推动下,如今大大小小的纸箱厂全国开花,300多家企业长期与娃哈哈合作。娃哈哈通过每年2次召开包装大会,定期到包装企业检查指导等,促成了纸张轻量化、高强度等可喜变化。娃哈哈走出浙江,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多家公司。仅2007年,这些公司带动运输、水电、农副产品、纸箱包装等相关行业增加产值100多亿元,间接带动了145万人就业。 娃哈哈的影响力不仅在建厂地,还延伸至整个供应链上下游。在鱼米之乡江苏兴化,有一家寄托了当地农民厚望的“金田野”公司。1995年,公司把第一车芸豆卖给娃哈哈,从此架起了娃哈哈和苏中农民间的桥梁。由于娃哈哈信誉好,价格实惠而且从不拖欠货款,这座桥梁越拓越宽,红小豆、糯米、米仁……源源不断从苏中发往杭州。“金田野”也从一家“皮包公司”变成了有着万吨大仓库和一流粮食加工生产线的企业。“金田野”红红火火的背后,是38000多受益的农户。他们的粮食不愁销路了,收入也有了保障。 兴化农民给娃哈哈种粮富了;双城奶农建立“娃哈哈奶牛小区”日子火红了;草原上的牧民因娃哈哈长期的《瓜子收购合同》而稳定了……娃哈哈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每年为农村注入10多亿元发展资金,探索了一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领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通过供应链,娃哈哈的“影响力”也跨越重洋,走向欧美。
1997年,意大利SIPA公司来到中国,第一笔订单就来自娃哈哈。当销售人员把14台SIPA机、价值2400多万美元的订单发往总部时,公司上下不敢相信,以为销售人员搞错了。SIPA公司成立以来接过最大的订单也就三五台,14台是半年的工作量!“娃哈哈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这样的速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SIPA杭州公司总经理柯文达说。在娃哈哈成立20周年时,SIPA的母公司——佐帕斯集团总裁佐帕斯特地从意大利赶到中国。他说:“十年来,娃哈哈每年给我们2000多万美元的订单,我们提供的制瓶机,一年要为娃哈哈生产60多亿个瓶子,相当于地球人人手一瓶。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娃哈哈一直帮助我们实现技术进步。”柯文达介绍。“娃哈哈的宗庆后总经理提出的超净热灌装的设计思路,帮助我们实现也全球领先!” 和SIPA一样,许多世界顶级设备供应商在与娃哈哈的长期合作中,不仅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在华业务的蓬勃发展,也推进了全球业绩的繁荣。娃哈哈每年采购额高达上百亿元,对整个供应链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2000多家供应商的面貌,连接着数以百万计的上下游从业人员。
着力打造“以利为基础,以义为纽带”的“联销体”。经销商说:“娃哈哈带领我们从当年摆摊的‘游击队’,转变为饮料通道的‘正规军’”。
2007年11月18日,杭州黄龙体育馆。奔驰、宝马、帕萨特等400多辆车子呈“V”字形排开,煞是壮观。过往行人纷纷停下脚步,难道这里在开车展?“热烈庆祝娃哈哈二十周年华诞”的拱门让他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娃哈哈车子都是为当天参加庆典的经销商准备的,这是娃哈哈多年来的传统。 这天,台州路桥的经销商老潘拿到了宝马车的钥匙,乐得一直笑。这是20年前,他每晚在批发部一分一毛数着零钱时怎么也想不到的。1988年,娃哈哈第一支产品儿童营养液一炮打响。在台州做点小生意的老潘开始经销“娃哈哈”。淳朴的老潘,从那时起一直跟着宗庆后做生意:“老板教我从坐商改为行商,从行商改为智商,建立联销体做生意。我一步步跟着,才从几千元的小批发摊创下了今天上千万身家。”老潘的批发部如今建起了千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三面是仓库,中间是风雨无阻的装卸操作台。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一应俱全。专营娃哈哈的他,一年能做了七八千万元的生意。 娃哈哈的经销商队伍中,像老潘这样跟随娃哈哈多年的老经销商可不少。这次娃哈哈评选“功勋经销商”时,经销队伍中一大半都是合作十多年,且都专营娃哈哈饮料的老伙伴,个个都得到了大发展。11位合作18年以上的“风雨同舟经销商”如今可个个都是年销售2000多万元的大老板了。经销商洪超英感触最深的是,娃哈哈时时刻刻都想着经销商如何获利。她与娃哈哈合作的第一笔生意也是儿童营养液。娃哈哈的业务员上门后就开始跟她算账,卖一盒能赚多少,卖一箱有多少获利。“我现在想想都像在做梦。虽然听着有些心动,可不知道有没有他说得那么好。没想到过几天广告一打,再加上产品效果确实好,消费者处找‘娃哈哈’,业务单位也来‘抢货’。”第一次,洪超英靠一车皮的娃哈哈营养液大赚了一笔。“一定要让经销商赚钱,他们才有兴趣卖你的产品。”这是宗庆后一直坚持的理念。洪超英信任宗庆后,,一心一意做起了娃哈哈生意,企业资产翻到几千万元,拥有150多名员工和十多辆车。洪超英逢人便说:“我从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我就是娃哈哈人,宗庆后就是我的老板。” 在娃哈哈,经销商虽然不是“娃哈哈编制”,却早已成为“娃哈哈人”。娃哈哈以一年70%以上的增长速度,带动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从最初的数十家,发展为现在的3000多家,二级商和零售商更是数以百万计。他们从摆摊“打游击”,转变为饮料通道上的“正规军”,也与娃哈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迎春花开,带来万紫千红的无限生机。娃哈哈,正如报春花,以企业的名牌效应和社会责任感,引来建厂地、供应商、经销商共同发展,为推动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