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正在从中国“全盘接收”转向双方有针对性的合作,在8月28日举行的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中日双方将合作重点转向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日本在家电等领域的传统技术优势已经在中国失去市场,日本企业需要用新的技术在中国市场获得盈利,而绿色技术正好是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令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本要求稀土开放
作为制造业强国,日本在节能环保、绿色能源领域优势明显,风力发电、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太阳能电池等技术更是全球领先。在本次对话中,中方提出希望日方放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出口限制。 胡令远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回顾今年以来中国的经贸合作,不管是与日本、美国还是欧洲,绿色经济都是中国和他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但他同时表示,其实美国与中国的绿色技术合作有一定的政治用意,此外,与日本相比,美国在绿色技术方面不如日本,所以中日之间在绿色技术方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会超过美国。 “日本希望占领产业链高端,因此在高新技术出口方面比较保守。”有专家指出,由于扩大对华出口的需要,日方这一政策开始有所松动。今年以来,“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天津“中日合作低碳经济示范区”等合作示范项目都在顺利推进。机会稍纵即逝,美欧同样垂涎中国巨大的节能环保市场,如果日方不能把握机遇,将会失去在华市场上的先机。 在对话过程中,日方要求中方放宽稀土出口限制。对此,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限制稀土产业主要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中国对稀土的生产、开采和贸易都实行了限制,这一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作为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稀土长期被贱卖,中国提出自己的稀土发展战略是追求合法权益,日方不应反应过度。
7项协议共振经济
现在来看,中日在经贸方面的密切合作不仅对两国的经济会有巨大的好处,中国可以利用日本的先进技术进行产业升级,而中国巨大的市场对于陷于泥潭的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救命稻草”。 28日,双方签署了7项合作文件。其中包括《建立中日流通物流政策对话机制的备忘录》、《关于日本政府对华无偿援助项下中日人才奖学金协议》、《关于设立中日流通领域对话机制的备忘录》、《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备忘录》、《关于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合作备忘录》、《中日朱鹮保护合作计划》、《关于促进中日食品安全及其贸易稳定发展合作备忘录》。 陈德铭28日表示,纵观世界经济,美国最近的经济复苏放缓;欧洲债务问题影响经济虽然不会成为大概率事件,但其存在的问题可能推迟经济复苏进程,所以中日两国在亚太经济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陈德铭指出,中日加强经济合作,不仅对东亚,而且对亚洲和世界经济都将发出“非常强烈的正面信号”。陈德铭表示,此次对话会议期间,中日在节能环保、通信信息、物流流通、农产品相互出口以及打击非法采伐和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说明中日之间合作的机会很大。 胡令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中日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从出口导向型向依靠内需型转型,对外贸易也从瞄准欧美市场转为依靠亚洲区域内部、特别是彼此间的需求来推动。 当前,日元飙升给其出口带来很大困难,并引发了股市下跌、通货紧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但日本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短时间扩内需并不现实。而如今中国也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从先前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对外国资本、先进技术也有必要的需求,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显得尤为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