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渐归常态 再发流动性收紧信号
    2010-05-10        来源:金融时报
    5月10日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日。以目前的货币乘数计,将近有4000亿元资金被“冻结”。5月11日,按惯例,M1、M2和新增贷款额、CPI、PPI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数据将陆续出炉。或许这一系列数据将为央行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上“注释”。
    在4月份经济数据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央行即宣布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少让市场略感愕然。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本次调控政策指向明确,紧缩货币总量信号明显。如果说第一次上调主要是为控制信贷增长过快,抑制商业银行年初放贷冲动;第二次上调主要是为回笼春节前公开市场投放的大量流动性及节后大量到期资金;第三次上调则在沿袭数量调控之路时,剑指房地产市场。因而,此次量化回收也被认为是在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背景下,货币政策给予的积极配合。同时,也再次释放出流动性收紧信号。
  确实,今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对外贸易加快恢复,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消费增速较快,物价恢复性上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有趋热倾向、通胀预期增强、地方融资平台越砌越高、房价持续高涨的背后,信贷资金推动因素较为明显。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需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进一步控制流动性,加快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有保有压”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挤掉经济增长中的泡沫和水分,夯实经济增长基础,防范金融风险。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机构分析师表示,由于食品在CPI权重中占33%左右,受食品价格推动,4月份CPI很可能高于3月份的2.4%。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粮食价格较为平稳,但今年前4个月的灾害和异常天气造成的粮食减产可能会在6月夏收时体现出来,从而引发粮价上涨预期,或将延续至下半年。同时,国家收储猪肉的政策遏制了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的下跌后,肉价自4月开始止跌回升,预计这一回升还未结束,对CPI的影响或将持续。另外,输入型通胀也“乌云压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PPI将维持上升趋势,4月份PPI预测也高于3月份的5.9%。“M1和M2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速来看,都处于近几十年来的最高峰。如果现在的数量调控效果不明显,未来的通胀形势可能更严峻。”鲁政委称。
  为控制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今年以来,一方面央行频频通过数量型工具回收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银监会坚持实施审慎监管,其中对信贷投放影响较大的包括“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面实施,严控新增和梳理存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以及配合国家房地产调控而采取的紧缩措施。业内人士指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银行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和用途的监督,通过实行实贷实付,从源头上堵住虚假骗贷的制度漏洞。实施新的办法之后,银行的贷款不是一次性贷给企业,而是根据企业经营进度支付。而银行对贷款实行的全流程管理,可保证信贷流向实体经济。加之目前监管部门正督促银行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自查清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银行将严格控制新增平台贷款,不符合要求的平台贷款也会加快回收。另外,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房地产措施的陆续出台,严格的房贷新政将会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增量。
  金融管理部门上述各项调控措施,不仅会控制流动性、放慢信贷增速,也会进一步促进信贷投放节奏逐渐趋于均衡。当然,货币政策向常态的持续回归,流动性的不断收缩,信贷阀门的日渐扣紧,对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必会有所抑制,对稳定价格总水平,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是大有裨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信贷政策方面,虽然从增速上看,拐点是确凿无疑的,但此次拐点的指示意义并不大。从绝对量上看,M2增速和新增贷款目标都处于较高水平,保持经济正常增长问题不大,且信贷控制也是结构性的、有保有压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次准备金率上调和公开市场的连续净回笼尚未对资金市场构成压力,上周3年期央票发行力度不减反增,而参考收益率再降。业内人士认为,在准备金率即将上调之际,这一方面因为有到期资金对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央行调控力度有所升级。同时,市场对于利率上行预期再度减弱,央行未来仍倾向于采用数量型工具。
  相关稿件
· 央票量价齐升流动性仍将持续收紧 2010-05-07
· 央行“抽水” 市场或受流动性制约 2010-05-06
· 央行关注重点从流动性转到过热苗头 2010-05-04
· 把流动性引入实体经济 2010-04-23
· 信贷量拾级而下 流动性合理充裕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