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度加大 部分开发商未雨绸缪求自保
    2010-02-10    作者:李和裕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目前货币政策有所调整、银行放贷逐渐收紧,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在融资及回款方面尽力“抢跑”,以应对未来的市场风险。

  上市房企融资“抢跑”

  1月22日,在香港上市3个月还不到的恒大地产公告宣布发行多达7.5亿美元、利率高达13%的高息债,成为今年内地在港上市房企再融资的第一单,也创下了内房股发债规模的新纪录。并且,在宣布发行高息债一周后,恒大地产又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即集团主席许家印全资拥有的鑫鑫公司与工银亚洲签订了股份抵押协议,通过抵押2.7亿股恒大股份以获得4000万美元的2年期贷款。
  事实上,除了恒大地产,已有不少上市房企在资金面上有所动作。如雅居乐刚与美国银行证劵亚洲有限公司订立信贷协议,获得了1.25亿美元的3年期贷款;又如绿城中国在1个月内先后与平安信托和中泰信托合作,获得了最高可达31亿元人民币的信托融资。
  近期,世茂股份也调整了定向增发发行预案的募集资金额度,虽然由原来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削减为不超过17亿元人民币,但也能用于4个项目的运作;与此同时,世茂房地产公布就2011年和2016年到期的美元债券的相关条款修订建议征求债券持有人同意,目的在于其增加负债的行为能够得到允许,从而为加速扩张的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有分析认为,尽管去年楼市的快速回暖充实了不少开发商的钱袋,可是随着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开发商的资金链还是会逐渐受到考验,而以后再融资很可能难度加大。
  “房企融资成本已经在增加,如去年9月碧桂园发行过2014年到期的3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也达到11.75%,境外发债利率基本都是超过两位数的,而境内发债的利率也在提高。”有市场人士就向记者表示。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也认为,对房地产市场而言,资金流动性暂时还不是问题,中央也表示2010年依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会增加针对性和灵活性,潜台词就是如果市场过热就会采取一些手段,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将显著影响楼市,无论是对开发还是对消费节奏,所以开发商需要未雨绸缪。

  贷款空间收窄 开发商加速资金回笼

  “在中央态度如此严厉的情况下,银行系统又怎么敢乱来?”当被问及眼下的贷款形势,一家上市房企高管向记者直言。但与此同时,他也向记者表示,各家银行每年的信贷任务往往是一年比一年重,房地产项目仍是他们很看重的一块业务,如果楼市能够顺着调控稳定下来,银行对开发商最快在下半年就可能再度“松手”,而眼下开发商需要做好的,就是维护好自己的资金链,“好在去年我们卖掉了几块地,现在手里还有钱。但如果楼市持续不好,推地的节奏也会相应放缓,我们一级开发商就得想办法充实现金流,现在我们已经试图跟二级开发商合作,共同开发、销售。”
  而另一家内地在港上市房企的上海负责人也向记者坦言,虽然市场再遇调整,但总部今年给他们定的销售指标不低,“除今年可以发售的在建项目,我甚至还得再拿块地并且做到开始预售,才可能完成任务。所以面对调控,我们未必能选择原地观望,加速回笼资金也是有必要的。”
  有一位小型地产公司的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其正在兜售自己在三线城市开发的商业项目,“我准备把项目整体转让掉,倒不是经营不善,当前调控压顶,向银行贷了近1亿的款,仅靠租金还是很辛苦,银行现在也盯得很紧,生怕出现坏账,干脆转让算了。”
  “从‘国四条’到‘国十一条’,从国土部与证监会配合核查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到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轮房地产调控影响开发商资金链的环节不少,加上去年开发商显得比较亢奋,大量拿地又‘地王’频出,这些因素都将形成对他们资金链的考验,要么就是多元化融资,要么就加紧销售回款,必须做出选择。”同策咨询研发中心总监夏宇表示。

  相关稿件
· 各地强化开发商预售资金管理 2010-01-26
· 取消预售房制度击中开发商命门 2010-01-25
· 购房者开发商为何都对节能住宅热情不高 2010-01-22
· 开发商偷税的胆量来自权力的庇护 2010-01-14
· 不差钱的开发商不能“快乐地”欠税 200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