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学子相信教育部"新政"将使自己受惠
    2008-12-09    作者:田栋栋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商讨推出四项“新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如何看待这些政策?这些政策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实惠,同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教育频道,对1364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35.6%的人相信这些措施能够帮助自己提升就业能力,降低就业难度,缓解就业压力。
    75.1%的人表示仅有政策是不够的,还要看落实
    据了解,四项“新政”主要包括: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扩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的规模等。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所副所长姚裕群教授认为,四项措施的出台表明政府不再单纯依靠经济杠杆调控就业,而是综合运用教育、经济等手段,把就业问题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从全局上把握就业问题。
    南开大学应届毕业生王婷说:“快毕业了,我正愁两万多元的助学贷款怎么还呢,‘新政’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想回家乡工作,一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基层,二是可以照顾家人。”
    中国人民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孙,最近一直忙着参加各种招聘会。他告诉记者:“教育部要是早出台这些政策就好了,我们明年毕业的学生感觉这些政策还在宏观阶段,不知赶不赶得上。”
    复旦大学的王瑞说:“能不能找到工作,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国家的政策是引导性的,不可能政策一出台所有的人就都有工作了。能不能缓解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要看具体的执行情况。”
    调查显示,75.1%的大学生认为仅有政策是不够的,还要看接下来的落实执行情况;32.3%的人认为就业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素质,国家政策只是外因;9.2%的人认为“新政”针对性强,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5.8%的人认为“新政”很好很及时。
    63%的人认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达到年限代偿贷款”最应长期实行
    山东大学机械学院大四学生王勃正准备考研,“新政”中的研究生扩招政策让他很兴奋,“我所学专业正好是紧缺专业,被录取的几率大大增加了!”
    调查显示,54.6%的受访者相信“新政”会给自己带来实惠。其中20.9%的人认为国家代偿贷款,减轻了自己和家人的经济负担;18.8%的人认为扩大第二学士学位规模,增加了专业自主性,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完善知识结构;9.9%的人认为考研升本加分,降低了升学的难度和门槛;7.8%的人认为扩大研究生规模,直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几率。此外,也有45.4%的人认为“新政”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姚裕群认为,四项“新政”能够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扭转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使高校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第二学士学位规模也有利于弥补当今大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的不足,“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实现从苏联的专业设置向西方专业设置模式的转变,我国将原有500多个专业缩减到240多个,这虽然有利于建立‘宽进’的培养模式,却缩小了专业的选择度。第二学位的设立,可以增加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权,提高学习的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姚裕群同时表示,就业问题的解决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要把“学校办学、市场用人、学生择业、政府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在解决就业的问题上,2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要靠社会,社会的需求才是就业最大的动力;40.1%的人主张靠自己,认为政府只是起引导作用,当今社会需求变化太快,只有自己掌握真本领才最靠谱;54.2%的人认为要靠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合力,毕竟结构性矛盾不可能单靠一方解决。
    调查中,当问及“哪项政策最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时,63.0%的人选择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达到年限代偿贷款”;50.4%的人认为是“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招3万学生西部任教”;23.4%的人选择了“扩大第二学士学位规模,增加紧缺学科硕士招生”;22.9%的人认为是“部队预征新兵,升本考研加分”。
  相关稿件
· 奥巴马新政能否挽救美国经济 2008-12-08
· 上海成交量明显回暖 11月迎来"新政策行情" 2008-12-08
· 如何解读国务院救市新政的房地产政策 2008-11-18
· 新政落实关键在促民生推转型防贪腐 2008-11-11
· 奥氏“新政”猜想:退税+减税 加税或缓行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