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想买房的年轻人都会望楼兴叹,买不起房子怎么办?贷款按揭呗!但你是否想过,你有勇气做“房奴”吗?月月减衣缩食,只为还银行的几千块钱贷款,长年累月,长年累月……
或许我们从居住成本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更理性了。居住成本,这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存在着居住成本,只是因为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安家必置业”观念,把“家”当成了人生的必备品,而居住成本这个概念,早已被一个“家”字替代了。许多人为了这个“家”倾其所有,有人甚至为此背上后半生的债务,怎么能说住在自己买来的房子里就没有居住成本呢?那么,每个家庭的居住成本应该是多少呢?按照国际惯例,家庭的居住支出不能超出家庭收入的1/4,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是10万元,居住支出应该控制在2万元到2.5万元之间。可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如何用每年的家庭收入换算出家庭的居住成本,还真不容易。其实核算居住成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看与自己家一模一样的自住房的出租收益是多少,再与家庭收入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自家的居住成本是否合理。 核算居住成本,应该从买房开始,首先从购房的面积开始。打个比方,在新加坡城市里,有70%的人住的是政府提供的60至70平方米的“组屋”,另外还有15%的单亲家庭或未婚者住的是50平方米以下的“组屋”,还有15%的有钱人住7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中国香港也是如此,普通公民的住宅大多是特区政府提供的公房,住房面积大都在65平方米左右。而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一个数字,说上海人均住宅面积已达到16.5平方米。上海民政部门还公布过一个数字,说上海户均不到2.9口人。看来,政府出台90/70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并不是仅仅针对房价的,寻常百姓家能住上90平方米的房子,已经赶超新加坡和香港了。 再从家庭收入和居住支出的角度来说,我们国人还没有达到家家户户住大房的程度。居住成本占家庭收入的1/4,这是发达国家核算出来的标准,我国国民的人均收入刚刚达到“小康”,套用这个标准来比较有那么一点超前,况且,对许多借贷买房的人来说,较之国际标准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一些赚钱有限的小白领,忽视居住成本,忽视实际情况,憋足了劲买房,合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