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机"敲响环保警钟 无锡精心呵护太湖水
    2007-10-11    杨晴初    来源:《人民日报》2007-10-11 15版

    今年初夏,太湖蓝藻突然暴发,一场突如其来的供水危机击中太湖之畔的无锡,引来全国关注。
    虽然危机很快得到化解,但无锡人深刻认识到,变资源环境压力为科学发展动力,非得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一场太湖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势在必行,唯其如此,才能做到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持续改善,才能真正达到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

有破有立,无锡立下三张“军令状”

    目前,无锡市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太湖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突出工作重点,立下三张“军令状”:
    确保完成三类指标:宏观上,确保完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和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标;中观上,确保完成河(湖)断面水质达标;微观上,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企业关停并转迁、蓝藻打捞、传统养殖业整顿和企业污水排放达标。
    坚决打胜三个硬仗: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设太湖保护区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建立完善三个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统计体系、准确的监测体系和严格的考核体系。
    6月和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两次全市性的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动员大会,为这场历史性的生态重建行动擂响了鼓点。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要求全市以卧薪尝胆的意志、背水一战的勇气、浴火重生的决心,在太湖流域率先打赢治理太湖、保护水源、重建生态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铁腕治污,建立污染治理“河长制”

    供水危机发生后,无锡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会议,研究治污措施,迅速出台《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太湖治理重大决策部署的意见》等25个相关配套文件和工作实施方案。
    防污保水。为了确保取水口不再受污水和蓝藻影响,无锡供水部门对水源地取水头部采取特殊措施,进行严密保护。沿湖加大蓝藻打捞力度,确保“日生日清”。
    截污控源。无锡开始实施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制度以及更高水平的环保标准。年底前,凡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2008年6月底以前,达不到新标准的企业一律关闭;凡向太湖及入湖河道排放含氮磷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审批。
    无锡率先建立入湖河道污染治理的“河长制”,由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入湖河道中污染问题较大的河流的“河长”,承担限期改变面貌的职责。
    杨卫泽在无锡主要入湖河道直湖港召开综合整治暨断面水质达标工作推进会上,对直湖港整治工作提出今年内铁腕治污、紧急治河,明年起到2010年全面治污、彻底治河两个阶段的目标。无锡市市长毛小平担任了主要入湖河道梁溪河的“河长”,召开现场会,督促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梁溪河的各项治污措施。

节能减排,调整结构,直捣污染源头

    无锡市委市政府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快整顿关停步伐,力图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全面关停“五小”企业。无锡市迅速锁定小化工、小钢铁、小电镀、小印染、小水泥为关停并转的“五小”企业,全面排查在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土地审批、能耗、工商登记、人员资质等八个方面违法违规问题,依法关闭“五小”企业,拆除落后设施。
    整治“三高两低”企业。全市确定了“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名单,督促企业自查自纠;9月份开始限期治理整顿,逾期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依法关停。
    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对全市列入国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监控名单的84家企业,建立和完善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对耗能大户能源利用情况全过程监察监测,严重超过能耗限额的,实施限制和调节。在钢铁、电力、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采取高强度的综合节能措施,强化实时监控,提高能耗标准。
    工业向园区集中。无锡加快市区内环50平方公里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进度。列入市区工业布局调整计划的65家企业中,今年将完成30家企业的搬迁启动和10家企业的整体搬迁。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无锡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加快“硅谷”、“液晶谷”、“生物谷”和动漫产业基地、信息外包基地、流程外包基地建设。确定了“三大转变”的战略目标和“四高联动”的战略路径:加快实现由投资驱动向设计创造转变、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四高联动”。在战略举措上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和服务外包“两大关键”。
    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为1680亿元,工业增加值为3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2%和27%,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25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39.5%。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3%,较上年提高了3%。

人心向绿,无锡小心呵护绿环境

    无锡正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三城同创”工作为契机,开展全市性的生态修复工程。
    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科学实施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今年上半年,全市在社区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达15万株,完成造林绿化9.2万亩,市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91.47万平方米,平均每天增长绿地约3.3万平方米。
    加速推进复绿工程。宜兴市先后共关停矿山企业130多家,投入6300多万元专项整治资金。马鞍山、石塘山等山体复绿工程,大大改善了环太湖旅游景区的自然风貌。
    无锡人心中,有了一张逐渐蔓延的“绿色地图”:
    到2010年,将新增城市绿地149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5%,建成区绿地率大于40%,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大于15平方米;完成江阴、宜兴市的矿山整治和自然生态重建任务,形成结构布局合理、生态功能明显、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
    到“十一五”期末,无锡人期望能在更美的太湖水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尽情徜徉……

  相关稿件
· 国内两企业将为"鸟巢、水立方"安玻璃 2007-09-28
· 运费节节攀升 武钢“试水”远洋运输业务 2007-09-27
· 我国将对学校电、水、气将实行居民类价格 2007-09-27
· 世界最大水下宴会 2007-09-26
· 广东三水:炸毁三家“三高两低”水泥厂[图] 200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