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比蒂耶通成为泰国近期金融市场动荡的一个替罪羊。”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对记者表示。徐明棋认为,目前泰国政府可以将股市大跌、泰铢震荡的种种不是通通归咎于比蒂耶通,政府可能考虑彻底废除备受争议的“限外令”,以改变形象。但就在泰国国内一再质疑“限外令”的同时,全球不少国家及新兴市场却不断推出限制外资流入的法令。
财政班子不会集体辞职
徐明棋分析,限外令是为了防止大量投机资本涌进,导致泰铢快速升值而制定的。“近期接二连三的泰国股市下跌、泰铢贬值,可以被视作外部资本流入压力减轻的征兆。这很可能给予泰国政府一个废除限外令的机会。”因为外部现在并不将泰国视作一个值得炒作的地方。在外资流入压力减轻,金融市场热度降低的情况下,宣布取消限外令可以提升政府形象。 对于比蒂耶通的财政班子会不会随着比蒂耶通的离职,全体撂挑子不干,徐明棋认为没有这种可能,“因为时机尚未成熟,民主程序也没得到完全恢复”。他认为,现在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整个内阁班子里本身就缺乏人才。今年年底前的大选,或许是一个契机。 “尽管,内阁挑选了一些有现代管理才能的人才撑市面,但是总体而言,泰国政府的内部协调性很差,整个政府班子里的官员都有走着瞧的心态。最近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出台的一系列不太妥当的政策,政府间的互相指责与不和就更加容易显现。可以说,比蒂耶通的辞职不是一个太大的意外。”
许多国家热推“限外令”
尽管舆论认为比蒂耶通辞职与其推行限外政策有关,但有专家认为,比蒂耶通的政策在一定时期曾对泰国长期的金融稳定有很大的助益。这位专家表示,比蒂耶通曾任央行行长,经历了因对外资规范不利而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当时,外来投机资本把泰国洗劫一空,国家实力和百姓生活水平都大大下降。泰国国王普密蓬由此产生“自给自足经济”理念,强调“国民快乐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重要。泰国限制跨国连锁超市的扩张,就是因为超市冲垮了传统的乡村小店模式,让很多小业主失去了生存空间。因此,“比蒂耶通上任后制定的一系列对规范外资、限制外资流入的政策不失为明智之举”。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限制外资的举措。尽管一些美国政客屡屡抱怨他国对外资并购监管过严,但美国政府自身却在不断提高外资收购的门槛。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26日报道称,根据美国政府下属的外资并购审查机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正在酝酿的一项新举措,一旦外资收购交易被裁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相关外国企业可能面临高达数千万美元的罚款。此举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外资机构收购美国企业的难度。 俄罗斯近日也出台了限制外资的最新法规,圈定出40个战略行业,规定私人外国投资者对相关企业的控股不能超过50%,以国家身份出现的外国投资者则不能超过25%。并对《矿产资源法》进行了修正,规定储量超过7000万吨的油田、超过500亿立方的天然气田和50吨以上的金矿都被视为战略矿床,外国投资者不得参与开发。 此前,拉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实行战略产业国有化。而近两年跨国公司频频撤出韩国市场,也是因为韩国在物流、研发、医保等方面制定了很多不利于外资的政策。
“限外令”还需冷静对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丁一凡研究员曾表示,“限外令”遍地开花的现象并不奇怪。上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怀有排斥心态,这种观点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发生变化。一批发展中国家尝到了外资的好处,又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遗余力、不计后果地吸引外资。然而,到现阶段,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 从各国限外令的制定可以看出,各国政府都担心关键领域的外国投资是否会威胁国家安全。舆论曾分析,当前泰国政府最大的政敌他信家族是此次“限外令”主要针对的对象。此前,他信家族转让股票给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使新加坡成为泰国大型电信公司AIS和ITV电视台的大股东。政变首领、陆军司令颂提最近公开质疑,新加坡是否窍听了泰国重要官员的电话,他要求军方首领不再使用泰国最大移动通信公司AIS公司的手机,甚至使用对讲机。淡马锡还通过收购,控制了泰国唯一的卫星公司,颂提说,泰国应谋求重新发射自己的卫星。 除了安全问题,金融问题也是“限外令”的主要防范问题。大量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带来虚假繁荣和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再次是环境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落后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而且外资的流入也加剧了社会不公等问题。最后是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反客为主,掌握投资对象国的经济命脉、市场和品牌。 对于现在这股“限制外资风”,丁一凡同时强调,个别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态度还不够冷静。对待外资不能一概而论,而应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具体分析。既不能敞开大门让所有外资都进来,也不能一味加以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