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断粮”风险威胁玉米深加工企业
吉林玉米价格达近十年来历史最高点
    2010-07-02    作者:记者 王晓明 齐海山/长春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科学储粮使得农民售粮习惯发生变化。图为吉林省梅河口市牛心顶镇小河北村农民把玉米放进科学储粮仓内。新华社记者 齐海山 摄

  种种因素表明,2010年吉林玉米市场价格将会继续保持强势。玉米价格高位震荡一方面增加了种粮农民收入,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高企的市场价格,会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可能面临“断粮”风险。

  一方面国家大批量拍卖临储玉米,另一方面农民囤粮惜售;随着玉米需求的刚性增长,不少加工企业采取了涨价“抢粮”的收购策略;再加上玉米播种推迟的推波助澜,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吉林玉米收购价平均每吨超过1800元,达到近10年来历史最高点。

  “至少还要等几个月卖粮!”

  “我们家春节前卖了一大半玉米,每斤0.67元卖的,留到现在的玉米有的粮贩子一斤要给0.81元,我也没卖,听说今年的玉米还要上涨,我至少等再涨几分钱再说。”农安县开安镇农民初长阁说。

  据吉林省粮食局统计,截至5月18日,全省新粮入库440亿斤。按全省530亿斤总产量计算,商品量已基本入库,农民手中尚有部分余粮待售。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走访了榆树、农安、德惠等产粮大县的农村,发现不少农民家里的玉米简易仓里还是满满当当,“早卖早吃亏”的想法得到了不少农民的认同。榆树市五棵树镇互助村农民尹玉国院子里的粮仓是用木棍及铁丝网做成的,1.5公顷的玉米一直都没有销售。“我们去年至少能打粮1.8万公斤,每公顷产量在1.2万公斤以上,家里孩子上班,国家还给我们农民补贴,自己还养了几台拖拉机农忙的时候干点活,所以不缺钱,也就不着急卖粮,看着吧,粮食价格还会上涨,我们村早卖粮的村民都说吃亏呢。”尹玉国说。
  尹玉国的邻居刘国忠也没有销售玉米,粮仓做得好一点,通风、离地就不能出现“捂粮”的危险,啥时候玉米青黄不接了再卖,“至少还要等几个月卖粮!”刘国忠说。刘国忠预计去年能打粮1.85万公斤以上,“村子里至少有20%左右的村民没有卖粮。”刘国忠告诉记者说,今后将改进储粮仓,换成角钢和铁丝网设备的,还能保存粮食更久一些。
  在产粮大县农安县,不少卖粮农民也很羡慕“不着急”的农民,春节前卖粮最好的也就是每斤0.70元左右,现在卖粮都达到了0.80元了,而且看架势还要涨。“我们家春节前卖了一大半玉米,每斤0.67元卖的,留到现在的玉米有的粮贩子一斤要给0.81元,我也没卖,听说今年的玉米还要上涨,我至少等再涨几分钱再说。”农安县开安镇农民初长阁说。
  业内人士认为,变动的市场行情和居高不下的价格,让农民的惜售心理逐渐趋强。由于国家收储及扶持政策支撑,近一年多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强势上涨。目前,虽然市场价格仍处在高位,但农民出于对今年国家提价收购政策的预期普遍存在惜售心理,这导致东北产区贸易企业及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情况不佳,进而导致现货市场供应略微偏紧,并为玉米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效支撑。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农民储粮设施比较简陋,如果进入雨季销售容易产生霉变现象。农户现有的储粮设施,对于高水分玉米不能适应,容易出现低温生霉,出现霉变,粮食降价等,给农民造成更大的损失。有的农户玉米与地面直接接触,粮食状况易受气温变化的影响,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如果储粮方式不当,将直接影响粮食质量。

  七八月份加工企业可能出现“粮荒”

  加工企业普遍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就是两个隐患:一是八九月份原料匮乏企业面临停产风险,二是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企业没有利润空间甚至陷入亏损。有企业表示,“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玉米价格肯定下不来了,明年如果继续今年这种状况,整个行业都有可能崩盘。”

  作为“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产物,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十年内有了大发展,年加工量节节攀升。从当前的市场形势分析,今年七八月份部分深加工企业可能出现阶段性“粮荒”。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入夏后东北地区农民手中余粮销售殆尽;二是储备有限,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地储粮加上国储粮总计约有七八十万吨,但仅吉林当地19家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企业一个月就需要消耗玉米80万至90万吨;三是由于种种原因,本年度中储粮公司在东北地区的临储玉米收购基本呈现停滞状态,这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后期原料供应威胁较大。
  吉林省用粮企业收购价格尽管整体维持平稳,但也有个别企业再度上调收购价。长春大成烘干玉米(烘干粮)挂牌价格为二等1820元/吨、三等1810元/吨。松原赛力事达挂牌价格为1780元/吨,黄龙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挂牌价格为1780元/吨。中粮生化榆树公司、公主岭禾丰玉米收储公司、吉安生化、四平天成公司、四平市和农牧业有限公司、吉林德大等企业挂牌介于每吨1780-1820元之间,每天收购量多数为几百吨,只有少数企业达到2000吨左右。由于收购量不足,不少企业对今后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粮源产生担忧,不得不采取提高收购价格策略抢收余粮。
  “今年是吉林省历史同期粮价最高的一年,平均玉米收购价每吨接近1800元,较去年高200多元。”华润赛力士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介绍说,正常农民售粮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春节前为了过年,另一个是春耕前为了种地,可今年这两个高峰都不明显。他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今年七八月份吉林这些加工企业很可能出现“粮荒”,一是到时候农民手中余粮销售殆尽,省里的地储粮加上国储粮总共也就七八十万吨,而仅十九家规模企业一个月就需要八九十万吨原料,根本不够用。
  据了解,目前中储粮正在研究拍卖上一年年收购的临储玉米,让不少企业既喜且忧。刘军认为,中储粮的拍卖,对于缓解企业原料压力,抑制玉米价格上涨势头有一定作用,但拍卖价格目前还不明朗,预计到厂价在1650元/吨左右。“由于种种原因,2009年国家临储粮收购基本没动,眼下的危机依靠临储粮能够得到一定缓解,但明年怎么办,现在看不到任何前景。”他说:“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玉米价格肯定下不来了,明年如果继续今年这种状况,整个行业都有可能崩盘。”

  市场减产预期进一步增强

  倘若后期东北恶劣天气继续出现,东北玉米减产预期将会进一步强烈,其对市场所能产生的支撑力度也会随之增强。

  进入三四月份以来,东北玉米产区持续低温、雨雪频繁造成玉米播期推迟,成为市场炒作的重要因素。以吉林省为例,3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零下6.0℃,比常年同期低3.7℃,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3.9℃,比常年同期低3.4℃。而且这两月内全省多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气温回升缓慢,土壤解冻进程比常年明显偏晚,使旱田整地和水稻育苗播种期明显落后于常年,严重影响了旱田整地播种和水稻育苗播种进度。
  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各级政府都采取了措施,组织农民采取各种应急方式方法抢播抢种,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播种工作。但由于播期推迟7-15天的缘故,对秋后丰收预期造成了担忧。
  吉林省气象台台长王晓明告诉记者,今年入春以来气温偏低,降水特多,留给农民播种的时间不足十天,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吉林省就完成了大田播种,中西部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了水稻插秧工作,不仅抢回了播种,而且也为秋季丰收抢回了积温,后期温度较高,对前期造成的积温损失具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另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黑龙江地区气候复杂,五六月份的降水偏少;辽宁西部易旱地区随着气温的快速回升,干旱范围和强度也可能再次增大。因此,今年东北新季玉米的产量可能下降,进一步增添了市场对下半年乃至明年国内玉米供应紧张的预期。倘若后期东北恶劣天气继续出现,东北玉米减产预期将会进一步强烈,其对市场所能产生的支撑力度也会随之增强。

    玉米涨价:可能引发关联产业连锁震荡

    一些粮食专家认为,玉米价格上涨问题亟须引起关注,因为玉米作为应用比较广泛的粮食原料,有可能出现一涨带动千业涨的现象

    玉米进口:对市场心理影响大于直接作用

    多进口百万吨玉米对我国玉米市场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却有可能对我国玉米不断看涨的心理有所打压

  相关稿件
· 玉米进口:对市场心理影响大于直接作用 2010-07-02
· 玉米 2010-06-28
· 新旧有异 玉米价格趋势看好 2010-05-07
· 未来玉米现货价将上抬200元 2010-04-16
· 玉米价格反季上扬 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