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玉树
    2010-04-16    作者: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晓刚 摄

    北京南苑机场,救援人员准备登上大型运输机。新华社发(沈玲 摄)

    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儿童。新华社发(张红栓 摄)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
  各方救援立刻紧锣密鼓地展开,本报择取几个震中片断,向读者诉说这场灾难之中的人与事。

  信念!“爱就在你我身边”

  ——哎,里面有人吗?
  ——有。
  ——你们有几个人啊?
  ——有4个。
  ——情况怎么样?
  ——还行。
  4月15日7时,在位于青海玉树州结古镇镇郊的西北牛宾馆,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生命探测搜索时,发现这里有强烈的生命迹象,迅速展开了救援。
  地震将三层的西北牛宾馆扭压成了一层半,一面墙还歪歪扭扭地,与顶板仅靠着几根钢筋相连。
  “根据生命探测仪探测和与被埋群众的对话,我们确定了他们的基本位置,决定从三层开钻,然后一层一层剥落。”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工程师刘向阳说,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V字形槽,便于实施救援。
  刘向阳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等救援,有着丰富的地震救援经验。
  楼顶上,满脸通红的队员们,都在憋足了劲拆除楼板。“经过一夜的高强度救援,加上一些队员产生高原反应,所以都有些吃不消。”刘向阳说,没有一个人退下去,“因为大家有一个信念:‘多救人,早救人!’”
  “如果能通过我们的行动多救出一个人,就是累趴下也值!这也是全体队员的共同心愿。”队员朱磊说,“其实,爱就在你我身边。”
  来自江苏的朱磊从昨天到现在一直在救援一线,基本没有合眼。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距离被埋群众的位置也越来越近。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救援队员一边拆除杂物,一边与他们对话。
  “注意出来时千万别睁眼。”
  “上来时不要急,一个一个来。”
  正当救援正在进行时,突然一阵摇晃,新华社记者明显感觉地面在有力地抖动。10多分钟后,余震再次袭来,幸好都没有给救援现场造成影响。
  “这两次余震估计在4.5级左右。”刘向阳说,如果达到6级,估计我们都有可能被埋进去。
  虽然伴有余震,但救援工作并没有停下。很快,营救被困群众的出口完全打通。
  激动的时刻来到了。
  12时,一个被困的小伙子出现在救援人员和记者的视线里——他从洞口慢慢伸出头,小心翼翼地旋转,一点点避开断裂的钢筋。
  随后,第2个、第3个、第4个顺利救出。前后仅用了5分钟。
  张建伟,张景科,陈德毅,许程--这4名被救人员都是甘肃人,年龄最小的仅18岁,其中有3人是自行爬出走下废墟。
  “被埋的时候虽然很紧张,但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一定能出去。”虽然刚刚获救,但张建伟看上去精神不错。
  将他们送上救护车时,现场所有人员再次鼓掌。刘向阳说:“掌声,既是为了救援队员的执著和信念,也是给为追求生命的希望而坚定自己信念的被埋群众。”

  新生!灾难中的希望

    4月15日下午,玉树,一顶救灾帐篷外,人们在焦急地等待。16时28分,随着帐篷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等待的人们都露出了笑容,并喜悦地鼓掌。这名还没有起名字的婴儿是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震后降临的首个生命,为这里带来了新的希望。
  地震中,查多家的房屋被震塌。他与即将临盆的妻子博拉无家可归,只能在广场上露宿。
  “今天下午3点钟,我们发现广场上这名孕妇的羊水穿了,要在街上生孩子。我们立即用担架把她抬了回来。”青海陆军预备役步兵旅医院的院长杨林说。他和几名工作人员一直守候在帐篷外。“这里的条件很简陋,妇产科医生以及设备、药品都很缺乏。这名孕妇在地震中受到惊吓,没有宫缩,生产很困难。我们正在积极协调各医疗队的力量。主要是害怕大出血,我们非常担心这个。”
  16时左右,一名新来的医生冲进正在生产的帐篷内,众人只看到她匆忙的背影,她是兰州军区总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得知产妇难产马上赶过来。此时,这顶小小的帐篷内,已经会集了多个医疗队的妇产科力量。
  16时10分,一位医生从帐篷里伸出头来:“产妇的丈夫请快进来,帮忙让产妇的情绪稳定下来。”一直手足无措的查多连忙走进帐篷。
  16时28分,帐篷内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所有守候的人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帐篷里传出消息“是个小男孩,母子平安!”这时,人群中响起了掌声。一名小护士跑出帐篷,拿来了纱布:“孩子没有准备好的衣服,先用这个包起来吧。”
  记者终于看到了这个被洁白纱布包裹的小生命。医生们告诉记者,小家伙有6斤重。抱着他,一直担忧不已的藏族汉子查多脸上露出的喜悦的笑容。在妻子身边,汉语并不十分流畅的查多,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我太高兴了!谢谢医生!”刚刚生产完,还很虚弱的博拉,在产床上露出了笑容,向周围的人们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在这样的条件下,真的很不容易。”王宗琴说,她是为博拉接生的医生之一。
  另一位医生黄长梅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太好了,看到他们一家都很平安。刚才我们太紧张了,所有人都出了一身汗。这是震后这里诞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这里的新希望。为灾区祝福!”
  查多一直守候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孩子,婴儿安静地睡在母亲身边.这一刻,他们一家显得非常平静。

  救援!我们守望相助

  新华社记者在灾区现场遇到了几位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同胞,他们是自发赶来的。42岁的根桑曲扎告诉记者:“我们几位朋友是到成都办事的,听说玉树发生地震了,心里很想去帮忙,但一是路途太远赶不及,二是也听说了当地政府呼吁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灾区,我们也怕给当地添麻烦。听说这里要接收伤员,我们就过来帮忙了。”
  4月15日17时54分,第一批16名伤员顺利抵达华西医院。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批伤员大多数均为藏族,伤情较为严重,每人手背上都贴上了红色标签,标明了姓名、性别、年龄和基本伤情。
  39岁的藏族伤员拥措地震时被埋在了废墟下,造成左臂骨折,幸亏她的亲戚在半个小时后将她挖了出来。拥措的眼里含满了劫后余生的泪水,喃喃地说:“全身都痛。”在一位藏族志愿者的翻译下,一名医生和护士对她进行了详细的伤情、病史了解记录。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相邻的甘肃省立即行动,组织了甘肃省应急救援总队前往救援,第一批队伍在4月14日中午2时30分就已经出发赶赴灾区。新华社记者14日晚7时许赶上了第二批救援人员的车辆。从兰州前往玉树有1000多公里,甘肃救援总队准备彻夜赶路,车上人员一夜未睡,司机轮班开车,队员吃喝都在车上。
  沿途,拉运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车辆都在急速向西。一路上,西北原本少有人烟和车辆稀少的公路上变得十分繁忙,各种救灾车辆首尾相连形成长长的运输长龙,许许多多闪烁的车灯划寒冷的黑夜。
  高原的夜晚十分寒冷,车窗上的水汽都冻成了冰刮也刮不掉。后半夜救援队员不得不加穿军大衣。水和火腿肠冻得冰冷,队员们不得不将其放在怀里,捂热再吃。高原的寒冷和高原反应可能成为救援的一大障碍,因为个别队员已有高原反应。
  车队进入青海,是玉树地震发生12小时之后,但是沿途已能看到一些青海省为抗震救灾做的安排:救援绿色通道开通了,每到岔路口都有交警在寒夜值守、指路,一些饭馆还挂出免费提供热水的牌子。
  经过约20个小时的奔波,新华社记者最终随甘肃救援人员进入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眼前的景象令甘肃救援队员心情沉重,大量土木结构的房屋倒塌,一些新建的框架结构的房屋虽然还保持原样,但房屋也是遍体伤痕,裂痕明显。
  新华社记者看到,人们大量聚集在街头,在广场、体育馆等开阔地带,民政帐篷已搭建起来。到达灾区的各地救援人员,工作有序,各地救援人员分成小组,自觉选择一些坍塌严重、有可能存在幸存者的大片废墟进行救援。
  大街上,除了大量救援车辆,一些当地居民也在雇佣车辆,搬运从废墟中刨出的家当。尽管人们脸上充满了忧伤的表情,但整个小镇上秩序井然,人们或守在自家的废墟前,或引导救援人员寻找幸存者,或者从废墟中主动捡拾自家的家当,还有的互相安慰。

  相关稿件
· 多方驰援玉树 唯望生命坚强 2010-04-15
· 今天起我们与汶川人一起守望玉树 2010-04-15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地震 2010-04-15
· 青海玉树机场跑道工程竣工 2008-08-28
· 青海玉树民用机场项目获批 总投资4.78亿元 200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