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成都3月31日电
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31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总结推进会议上说,当前我国面临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地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今后两年,我国将从六个方面打造完善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不断完善地名规范体系。罗平飞说,地名规范是做好各项地名工作的基础,民政部将争取尽快出台新修订的《地名条例》,抓紧制定《海岛地名标志》《地名规划通则》等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标准,做到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并坚持和完善地名命名更名专家论证制度、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 其次,加快推进地名规划工作。各地要按照要求完成城市地名规划任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向乡镇延伸,并加强与城乡规划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提高规划质量,抓好规划落实。 第三,完成地名设标工作。罗平飞说,各地在经费方面要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协商,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并学习四川、湖南等地市场运作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第四,着力抓好数字地名建设。罗平飞说,民政部将加快建设国家级地名数据库,逐步形成信息丰富、交流顺畅、上下联动、功能齐全的四级地名服务管理平台。 第五,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罗平飞说,第一次地名普查至今已有20多年,各地地名情况变化很大,特别是第一次没普查的地方,更要抓紧普查,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切实解决地名底数不清的问题,发挥地名在巩固国防、促进经济发展和方便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第六,大力发展地名文化。各地要大力开展文化研究和宣传活动,抓好《中国地名故事》、区域性地名论坛、地名文化申遗等精品项目,促进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