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经济数据今起公布,经济增速减缓已成业内共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综合国际国内因素,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采取中性偏松的取向。 吴晓求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单一依靠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应该综合考虑。现在,大家都将关注的目光过度放在货币政策上,忽略了财政政策的作用。过度依赖金融货币政策对调结构、经济转型不利。 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一直比较严峻。当前,全球经济脆弱的复苏受欧洲主权债务信用危机威胁,可能导致第二波探底。在欧盟的一系列救助机制作用下,情况有所缓解。 不过,吴晓求认为,救助机制只是暂时缓解危机,债务危机的基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首先,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制度没有根本改变,欧元区一些国家内部享受的高福利与劳动生产率以及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匹配,收入分配结构不平衡。其次,欧元区国家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不匹配的。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仍然存在。各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离,经济受创后恢复的弹性不够,过程缓慢。 虽然外部环境不利,但真正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还是内部因素,吴晓求认为,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中性偏松,才能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完成经济转型。 吴晓求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矛盾,下半年经济增速是否放缓在考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延续性。 首先,经济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矛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向。这意味着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生产必将受到严格控制,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说,这势必会影响到经济总量的增长。 其次,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的矛盾。要想维持经济持续上涨,就需要在这之间找准平衡点,既不能偏经济增长,也不能重控制通胀。 第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矛盾。劳动力成本应该上升,但收入分配不能完全依赖工资没有约束的上涨,应该考虑到与GDP的增速匹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