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龙军,第二届全国十佳理财师大赛十佳理财师冠军的获得者,37岁的他,脸上却找不到太多岁月雕琢的痕迹,无论声音还是形象气质,都让人感到轻松与惬意,很有亲和力。“没办法,做这一行,必须紧跟市场,不保持旺盛的精力,随时可能被市场淘汰。”他笑着说。
姜龙军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边打领带,一边看窗外路透社设在大厦内的滚动屏幕,看看前日全球主要市场的收盘指数,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国际市场黄金、石油的价格,一堆数据看下来,基本上对当天黄金、外汇和A股市场的走势有了个预判。
从画K线图学理财
有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的姜龙军,是个经历丰富的人。当问到从业经历时,他屈指道来: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直到现在的渤海银行。 “做了十几年的银行,真正跨入‘理财’这个行业还是2006年。”在此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也为他如今的理财打下了基础。 1993年,还在大学读书的姜龙军就开始帮朋友炒股票,那时没有电脑,他就买来坐标纸自己画K线图,没有现成的分析工具,他就摸着石头过河,一本艾略特的《波浪理论》翻了好几遍,边学边做。“赔了。”姜龙军笑着说,“赶上了宏观调控和几年的大熊市,没办法。但画过K线图的人和现在直接看图表的人对股票的感觉绝对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出来,但肯定在判断力和直观程度上有所区别。” 进入渤海银行不足半年,岗位也是几经调整,从最初的财富管理部到了按揭业务部,“不敢说样样精通,至少也都拿得起来。”换岗位的原因也很简单,“既是工作需要、组织安排,也想多学点儿东西。” 姜龙军是个要强的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别人能做到的,我要做得更好。有什么相关的执业证书和从业资格,我一定要拿到。”
他如数家珍:早些年,拿到过中国证券从业人员上岗证、外汇从业资格证、保险代理从业资格证。2006年,拿到了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和金融理财师(AFP)资格。今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十佳理财师大赛十佳理财师第一名。 姜龙军告诉记者,考证除了工作需要,更是因为在为客户答疑解惑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欠缺,正所谓“学而知不足”。 “要想给别人理财,先要把自己的财理好。打个比方,客户经常会问:你帮我理财,你理过多少财。很难想象一个‘食不饱、力不足’的人可以胜任理财师这个职业。”他说得很实在。
理财就是理心态
谈到自己的理财思路,他说得很平淡:“和其他理财师其实没太大区别,我们都强调资产的合理配置,不能‘单恋一枝花’。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度,对个人资产进行合理分配,以组合收益率实现预期的理财目标。资产配置的话题可大可小,‘适合’二字足以诠释。” 姜龙军以渤海银行倡导的“诚信、远见、创新、关爱、开放”概括了自己的理财观:“诚信”代表对人、对己、对事要坦诚自信;“远见”代表拥有过人的眼光,始终走在潮流的前列;“创新”代表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对自己进行全面提升与改造;“关爱”代表拥有一颗平和、感恩的心,超然地面对一切困难;“开放”代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姜龙军犹记得2007年“十一”长假的一天,他到顺义骑马,一位男士过来打招呼,寒暄几句后记起是从前的一位按揭客户李先生,曾在借贷前征求过姜龙军一些理财建议。李先生2007年初看中了顺义的一套特价别墅,他在望京和CBD已有两套房产,都已经大幅度增值。要购买别墅,就要出售其中的一套,但是交足别墅首付后,还有一些闲钱不知如何规划。在姜龙军的建议下,李先生卖掉望京的房子购进别墅,然后拿出100万元全仓买进兴业银行(601166)。半年多时间,这只股票翻了一倍多,100万变成近300万元,李先生赚了个盆满钵满。李先生对姜龙军说:“你对我们全家帮助太大了!没有你的建议,我这100万还不知道在哪儿漂着呢,你这理财师做得称职!” “中国的理财师行业还只是萌芽阶段,并不成熟,真正的理财高手在民间,在市场里。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理财师比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全民的理财意识都提高了,中国才会变成一个真正的金融强国。”他很谦虚。 姜龙军说,理财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心态。何为观念?“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通货膨胀侵蚀着财富,货币的现金价值驱使我们必须去理财。何为心态?合理预期、淡定行事,理财靠的是投资而不是投机,企图一夜暴富、坐地生财的人不要来理财。 当记者请姜龙军归纳一下这几年的理财感悟时,他说,理财无非是纳百家之言,成一人之事。只要有了理财的意识,无所谓钱多钱少,无所谓是否专业,无所谓时间长短,无所谓一时得失,无所谓何时开始,无所谓归于何处,尽人事而听天命,“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