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联合国实习生”的头衔并没有给潘菁蕴带来太大的改变,但她的言谈里有一份超乎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几个月来,潘菁蕴婉拒了各种媒体的采访,和所有今年要毕业的研究生一样,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写论文和求职上。但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弟学妹们看来,这位漂亮大方的师姐是一个校园传奇,“她敲开了中国学生走进联合国的大门”。
去联合国实习,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04年5月,亚太经济社会论坛(ESCAP)在上海举行第60届年会,潘菁蕴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招募渠道,获得了联合国秘书处下设会议管理部的志愿者工作机会。工作中,潘菁蕴偶遇了一位来自泰国的实习生,了解到不少国际组织有实习生招聘项目,可以通过网络申请。这个信息虽令潘菁蕴觉得很新奇,但还是本科生的她并没有太在意。
2005年11月,仿佛是一颗沉睡的种子突然萌芽般,已读华东师大英语系研究生二年级的潘菁蕴心里冒出了去联合国实习的念头。
上网搜索“联合国+实习”,潘菁蕴很快在联合国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实习生申请项目。提交实习申请表、英文简历和一篇说明申请理由的英文短文,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
此后没有音信。4个月以后,在潘菁蕴似乎要忘记这件事情时,一封来自联合国的“恭喜你”的电邮却出现在她的邮箱里——联合国诚意邀请潘菁蕴在2006年6月5日到8月5日前去纽约联合国大楼实习,据申请表上所填志愿,安排她在两年前工作过的大会与会议管理部。“WOW!”潘菁蕴当即雀跃起来。
2006年6月5日早上,比规定时间提前半小时,潘菁蕴兴奋地站在了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却意外地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实习生已经排成了长队。联合国2006暑期项目实习生共150多人,分别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实习生约10人,但只有潘菁蕴是从国内高校直接申请过去的,其他的都是海外留学生。
学语言的潘菁蕴被安排到了术语参考科。联合国官方文件中的专用名词,一个概念或是事物的规范化称呼,都属于术语范畴,潘菁蕴承担的就是术语库的更新编辑工作。工作量大,内容琐碎,潘菁蕴在实习中收获良多。
“在联合国,实习生不是来走马观花,学习考察的。实习生也是联合国的一分子,很多时候都是独立承担工作责任。”潘菁蕴经常会在工作中遇到咬文嚼字的难题。这时导师就会给她一些建议,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潘菁蕴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每一个编辑更新,都会在电脑库里留下记录,这也更要求我们的工作精益求精。”
联合国工作的自由度很大。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实习生还可以向导师申请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活动,包括旁听安理会和联大会议等。合理安排利用时间感受不同的国际环境,是联合国对实习生的期望之一。因此潘菁蕴在工作空余时,就主动去申请更多工作的机会,主动去认识、了解身边的每一个“联合国”人。
团队合作与沟通联络,是潘菁蕴在联合国实习的另一大收获。到联合国的第一个星期,潘菁蕴就加入了一个实习生社团,这个社团的重头工作就是要为暑期项目实习生制作一本纪念册。潘菁蕴承担了纪念册的设计和实施工作。版面如何设计,个人介绍如何安排,如何借到最佳的拍摄场所,都在考验潘菁蕴的沟通联络能力,“事情很琐碎,但我有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是我另外一个锻炼学习的途径。”
近3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结束了。带着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名的实习鉴定书,带着凝聚了实习生们心血的纪念册,潘菁蕴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她的学生生活。同学们好奇她的联合国经历,她经常需要回答各种问题。
比如实习对求职有没有帮助?潘菁蕴的求职确实比较顺利,联合国的实习经历让她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最终为一家美国著名企业录取。但潘菁蕴表示,在求职中,并非是靠“联合国实习”这几个字加分,而是这段实习经历中的收获,为求职加了分。“通过联合国的实习,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看世界,增强了自信心,丰富了阅历,提高了语言沟通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高。”面试中,潘菁蕴的成熟得体,就令外方高层印象深刻。
又比如花钱去实习值不值?由于去联合国实习是志愿无偿行为,在美国的一切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近3个月时间里,潘菁蕴的各种费用约为3万多元。“至少对我来说,联合国的实习经历给了我一个从未触及的平台,人生可能就此踏上一段新的历程。而时间和金钱的支出能换回多少体验,要靠每个实习生自己在联合国的努力。”潘菁蕴坦言经济门槛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但她更想告诉大家,“首先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现在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很多海外实习的途径,先踊跃尝试,至于经济问题,有的项目有赞助,有的可以通过寻找企业赞助,学校支持等方式部分解决,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在潘菁蕴之后,她的同学沈翠萍和孙一也通过同样的途径,走进了联合国大楼。对中国学生来说,去联合国实习,已经不再是个遥远的梦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