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科工昨日顺利“过会”
重量级IPO加速挑战市场承压
    2009-08-27    赵怡雯    来源:国际金融报

    8月26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冶科工”)的IPO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这也意味着继上周中国北车“过会”后,又一重量级大盘股即将踏入市场。

  又见百亿融资

  根据中冶科工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此次IPO将采取“A+H”模式。其中,拟发行不超过35亿股A股,A股发行后的总股本不超过165亿股;H股发行数量不超过26.10亿股,如全额行使H股超额配售选择权,则不超过30.015亿股。
  业内人士预计,此次中冶科工A股发行募集资金合计金额将达到168.48亿元。如果像此前消息人士透露的9月顺利登陆香港市场,那么,中冶科工此单IPO将成为香港今年迄今规模最大的IPO。但是中冶科工在招股书中也“留了一手”,表示“公司不能保证H股发行必然发生,H股发行能否成功取决于境内外监管机构的审批、市场走势、投资者信心等多种因素”。

  大盘股IPO加速

  就在中冶科工拿到证监会“过会”批文的前一周,融资规模达64.36亿元的中国北车也已经顺利“过会”。公告显示,中国北车拟发行不超过30亿股A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4.09%。相隔一周,两只重量级大盘股顺利“过会”,此前,还有一家“中字头”大盘股等待上市。7月27日,中船重工IPO获发审委通过,拟发行19.95亿股,募资金额也将超过60亿元。对此,投资者和业内人士有所担忧。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认为,大盘股的加速上市会对A股的资金面产生明显的压力。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刚也表示对大盘股加速放行的担忧:“如果市场扩容节奏过快,后市很难形成良好的反弹趋势。”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张兆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新股仍会保持一个相对快速的上市步伐。
  从证监会的数据统计也可以看出,自IPO重启后,市场扩容速度在不断加快。7月份,上市公司IPO扩容速度加快,合计融资高达853.74亿元,占年内股市融资总额的49%。其中,A股年内IPO融资占主流,共有544.25亿元;年内再融资309.49亿元,以上两项数据均创下今年年内的新高。

  “打新”风险加剧

  尽管在新股发行重启之后,像三金药业、成渝高速、中国建筑等“焦点股”纷纷遭遇爆炒,但随着大盘的持续调整,新股的风险效应也更加明显。
  根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0日,8只上市新股的总市值缩水了近600亿元(以上市首日的开盘价为准),达596.57亿元,其中中国建筑缩水375亿元,光大证券3个交易日缩水152亿元。“巨量资金被套、股民忍痛割肉”,此类报道屡见不鲜。
  8月25日,超华科技和宇顺电子发布公告显示,这两家公司的网上中签率分别为0.14%和0.16%,合计冻结资金仅为3311.46亿元,这创出8月以来新股单日申购资金的新低。业内人士认为,打新、炒新的收益率越来越低是投资者冷对申购的重要原因。
  与A股市场一样,香港市场也面临新股收益不断下滑的风险。由于未来新股上市进程可能继续加快,香港证监会在最新一期的《慧博士》专栏中提醒投资者,假设新股挂牌当日的股价需较招股价高2%,才可抵销交易成本(即经纪佣金及手续费等)。而自2007年至今年7月在香港市场上市的129只新股中,只有86只新股(约66.7%)上市首日价格高于招股价2%,可以让投资者赚钱离场。其余的43只新股,投资者在上市当日不是“平手”收场,便是在扣除交易成本后面临亏损。

  相关稿件
· 云南冶金集团控股力神重工 2009-06-22
· 动力煤市场基本平稳冶金用煤需求继续回升 2009-05-27
· 限价“金牌令”再袭 关注冶金煤个股 2008-07-25
· 三大冶金铸造展将于六月在上海亮相 2008-03-27
· 崔臣:充分挖掘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巨大潜力 200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