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无根的民间资金应该得到高效配置
    2010-02-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央行属下的《金融时报》昨日撰文指出,2009年全年9.6万亿元的信贷资金中,政府主导项目占了60%。日前发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则认为,2009年没有出现“国进民退”,但部分领域存在民间资本被“挤出”的现象。有无“国进民退”姑且不论,对于民间资本的遭际来说,过去的一年着实让人感慨。
  一是政府投资巨大。2009年GDP33.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主要靠投资拉动,占GDP比例达到了67%。好消息是,消费开始回暖,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以上;政府的财政赤字低于预期。政府支出超支7397亿元,而原先的预算赤字为1.005万亿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财政部从其准备金中拿出了一部分资金,从而去年能够公开宣称预算赤字仅为9500亿元,低于标志性的万亿标准线。这一缺口相当于去年经济总量的2.2%,低于预期的3.0%。上述数据有待厘清。投资主要是政府投资而非民间投资。2008年末中央政府宣布实行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央两年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地方汇总高达18万亿,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与信贷支出。2009年新增贷款9.59亿元,如果将政府的信贷支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公司的信贷包含在内,则政府负债可能大大增加。据高盛数据显示,被银行贷款掩盖的另一部分政府债务可能占GDP的20%左右。
  目前,我国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和房地产业。根据2008年的统计,私营控股投资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占13.6%,金融业占9.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6.6%。在石油、电信、铁路等垄断行业中,民间资本占比更低。
  二是温州炒房团。虽然温州人叫屈,称炒高海南房价的并非温州资金,而是全国资金。事实上,温州资金已经成为民间资金的代名词,当人们在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言必称温州资金、浙江资金时,表明民间资金成为资本与货币市场的主要力量,而不是实体经济的半壁江山。
  民间资金“走投无路”,多半是通胀前兆。我国居民储蓄率在30%左右,存款总额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民间资金的充裕毋庸置疑。30年来,我国的储蓄利率总体为零,居民储蓄意愿下降,加之实体经济投资遭遇天花板,进入投资市场成为必然选择。不少民营企业主在工厂关闭后,手握巨额资金四处寻找投资机会,而“太太炒作团”也在进行股市、股权市场、房地产等方面的大手笔投资。
  三是吴英案。吴英被一审判处死刑,彰显政府部门对于民间金融链条的态度,务求斩尽杀绝,以防冲击秩序。虽然大量中小企业无法得到合法金融机构的有效服务,虽然大量民间资金急于寻找投资之路,虽然投资品价格过高风险极大,虽然存款等于为企业和银行做贡献,但迄今为止,民间集资没有得到善待,也没有高效的使用渠道,小额信贷公司等反而被加上了层层束缚。
  四是民企转型。鉴于在电器等越来越多的行业遭遇玻璃天花板,有希望的民企集体向金融、房地产混业公司发展。温州的民企天正集团,除电器产业、房地产业两大主业外,还参股了若干股份制银行;宁波雅戈尔集团投资在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宁波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的金融资产已超过百亿元。该企业的房地产同样不容小视。垂涎于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许多公司转向成股权投资公司。其他的转向包括新能源、养猪业、三农投资等,除了三农补贴有些实际内容,一些民企上市公司已经数次转向,什么热闹转什么,从房地产、矿山到新能源,其实不过是炒作而已。
  不管银行把中小企业贷款业绩说得如何喜人,不管消费如何上升,不管基建如何如火如荼,仅从资本市场与政府投资比例,从国资委的作用越来越大,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民间资金没有得到高效配置。
  由于信贷收紧,2010年必然是资金短缺年。进入2010年,我国民间借贷开始上扬。如浙江台州民间借贷月息最高达20%-30%,平时这一利率只有3%左右;深圳1月中旬,民间借贷年利息已涨至30%以上;苏南地区,节前民间借贷针对中小企业主的无抵押贷款月息已达20%,抵押贷款年息为24%。民间利率的上扬,说明民间投资开始启动,说明国企与民企的资金争夺继续白热化。2010年,民间资金将继续成为股市、楼市的热钱,成为高利贷的源头。

  相关稿件
· 民间资金撬动温州房价狂飙 2009-09-30
· 巨量民间资金尚未规模启动 2009-06-16
· 小额贷款公司:助民间资金"输血"中小企业 2008-12-02
· 非法集资案频发,民间资金出路何在 2008-09-23
· 拉动民间投资政策有望出台 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