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有关汇率问题的交锋由来已久。开始是以人民币为对象,美国进攻,中国防守;后来华尔街不争气,危机爆发,中国逆袭美元汇率问题,双方互有攻防。 一方面,最近,新任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为中国政府的汇率政策进行了明确辩护,将人民币升值压力归咎于美元的疲软。鉴于此公将来可能出任国际金融组织的高级职务,其表态引起外界格外重视。另一方面,有迹象表明,明年下半年前,美国会再度在汇率和贸易顺差方面给中国施压。 在北京,由朱民讲解的中国观点仍然是,中国在危机四伏、出口下滑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本可让人民币贬值的中国政府自2008年7月以来一直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相当于中国政府承诺不进行竞争性贬值。 他还重申,汇率不是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关键。汇率有助于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的问题,但其他因素作用更大。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更担心美国政府为其刺激计划融资而发放的巨额贷款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并推动美元走软。由于人民币实际上钉住美元,美元走软意味着人民币兑欧元等其他货币也走软。问题出在美元走软,而不是人民币汇率。正是美元疲软导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所以,应该讨论的问题是美元能否以及如何保持强势。 而且,中国最高决策层已经决定明年的任务是促进出口稳步复苏,巩固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这就限制了人民币近期大幅升值的可能性,那样无异于让中国出口商空手走进斗兽场。 在华盛顿,Fed(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对国会说,美国的低利率并未催生美国的资产泡沫,如果中国产生了资产泡沫的话,不是美国和他的问题。他特别指出,中国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该停止低估人民币的汇率。这不是一个普通职员的竞选演说。伯南克在给明年的美国立场定调。 此前有论者认为美国对中国汇率施压有投鼠忌器之虑,认为中国所持美国国债是制衡利器。可惜,认为美国在制定国内货币政策时会考虑中国利益的想法很不成熟。不仅对主要债权国的谦让不会超过债务国自身核心利益,中美在这方面的相关利益也正在逐步脱钩。 就在伯南克趋于强硬的同时,随着美国个人储蓄率从2008年初占收入的1%升至2009年年中的5%,美国政府债务中来自美国公民个人的比例正在增加。这部分资金从中国贸易顺差中流失,也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和票据的主要资金来源中流失。中国也在加强关注美国国债之外的美元资产,支持国有企业直接进行海外投资。 此时,好的办法不是假装看不到两国对汇率问题的分歧,或者过分自信地认为对方有种种理由让步,而是在分歧背后找到共识,哪怕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 比如,美国近来一直把人民币升值称为中国政府消费刺激计划的合理组成部分,强调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振消费支出。中国政府虽然不认同人民币升值途径,但也同意增加开支以提振消费者支出。而华盛顿呼吁中国加大医疗保健、教育与社会保障的支出,则是中国也在致力实现的。 在既有国际金融体系千疮百孔之际,两个大国在具体的国内经济政策方面多沟通、协调,可能比隔着太平洋飞汇率导弹管用,副作用更小,更有利于双边及全球经济趋向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