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1-18 作者:刘煜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
人民币汇率的困境只不过是投资和消费内部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是原因。 奥巴马访华前后又引发了一轮市场对于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遐想。尽管自去年9月份危机升级以来,人民币又回到了钉住美元的状态,之后美金经历了一波“过山车”之旅,客观地讲,到目前为止,人民币有效汇率比之去年9月份之前的状态其实并未贬值多少。但是全球贸易环境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币招致欧洲、东亚贸易国抱怨,实属正常。 其实,人民币短期内压根就升不了,或者讲不太可能放弃钉住美金。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并不大,应该是大实话。 中国最大的利益攸关者美国,对于人民币汇率也罕见的低调。美国人心里清楚得很,全球最大的钉住美金的超级经济体中国一旦抛弃美元锚,美金跌势很可能加速。这将给可控的弱美金政策带来无尽的麻烦。在美金风雨飘摇之际,人民币的钉住某种程度是对美金最大的帮助。 倘若人民币显著升值意味着美国人进口成本上升(无论是从中国进口,还是把订单交给亚洲的其他竞争者,皆如此),消费需求将进一步萎缩,经济复苏承压。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没有更多钱买美债,政府的债务困境只可能进一步恶化,从而激发市场美金做空的情绪。失控的弱美金是盖特纳和伯南克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对于中国来讲,需要的是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出口恢复能顶住政府投资日益递减的功效。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关于人民币汇率,解决之道一定要超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本身。人民币汇率的困境只不过是投资和消费内部失衡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宏观经济的总量问题,并不直接取决于贸易政策或产业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因为它们决定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而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这两个变量,几乎不受贸易政策的影响,更不会受到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或贬值的影响,储蓄与投资的长期失衡,显然最终是由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的。 理论上讲,实际汇率上升=名义汇率上升+通胀,劳动生产率进步所导致的实际汇率上升,要么名义汇率升上去,要么价格涨上去,如果名义汇率升得不到位的话,必然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释放。因此理论上名义汇率大幅升值可以来抑制通货膨胀。
但是任何理论一旦到了操作层面,最重要的不是理论本身而是约束条件。我们近些年劳动生产率的确在加速,但其中有多少是制度创新、技术进步的结果?短期内通过压低要素价格高投入,也能取得同样的结果,这种模式能否持续?如果不可持续,当下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多少就有些“虚火”。实际汇率冒虚火的情况下,钉住美金,美金贬值则意味着名义有效汇率很可能也跟随出现贬值,故此泡沫或是通胀压力就要显现出来了。 由此观之,治本之道在于去虚火的根源。老实讲,在一个价格存在系统性扭曲的经济体中,我们根本不可能评估名义汇率到底要升多少,升得够不够。坦率地讲,当下人民币对美元6.8:1的价格中,有多少是热钱预期所造成的,有多少是经济失衡价格扭曲造成的,有多少是美元贬值造成的,剔除这些因素后,人民币的恰当汇率是多少?我至今没有看到,哪位经济研究者用西方经济学的模型能推演出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