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说,经济不景气的最坏情况几可认定已成过去。全球投资者半信半疑地迎接经济正在崭露的一丝曙光,并开始对前景寄予厚望。然而,在我们对前景开始感到乐观(或较不悲观)的同时,恐惧情绪也正在酝酿——人们开始担心通胀升温。不过,笔者认为,未来数月无需担心通胀降临。 大部分专业经济师,包括在世界主要中央银行服务的经济师,都不认为通胀会对世界的先进国家构成经济问题。但投资者对此意见不一。有些投资者认为日本式的通缩正迫在眉睫;有些则相信通胀会演变成超级通胀,使正常的经济活动崩溃,所以最明智的投资策略就是囤积罐头食品及瓶装水。 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何种通胀幅度属于“受控”,何种属于“高水平”。一般而言,如果在数年时间内,通胀率平均约为2.5%或3%,经济学家会认为这个价格水平属于“受控”。因此,通胀率不应高于5%太多,因为这会令投资者及打工一族对通胀会否回落至长远的平均水平产生疑问。 通胀高企,有什么坏处?最主要的风险是为经济环境添上不明朗因素。如果经历多年相对稳定的通胀压力后,物价开始急升,那么投资者会觉得未来的通胀走势难以捉摸。 在现阶段,投资者可以假设,主要经济体在未来数年内的平均通胀率将约为2.5%至3%。但如果出现一些情况,令这个假设出现变量,那投资者会期望获得一些保障。如果投资者觉得通胀会持续上升,例如高达10%,他们将要求较高回报来补偿这种风险,经济学家称这种风险为“通胀不明朗风险”。通胀不明朗风险可高达1%至1.5%,同时会使借贷成本增加。 这正是通胀最危险的地方。如果借贷成本上升,公司便会减少借贷,因而减少投资。公司减少投资,营运效率自然会打折扣,而整体经济的效率也会降低。换句话说,如果高通胀令通胀不明朗风险增加,经济增长几乎肯定会受影响。 高通胀还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人们常说政府透过刺激通胀来降低债务,但这个论调其实似是而非。在高通胀的情况下,政府债务上升或持平的机会,要比债务减少的机会高出5倍,原因是政府经常需要就其债务进行再融资。在未来两年,美国约55%的国债需要进行再融资。如果美国政府制造通胀,债券投资者只会要求比通胀升幅更高的孳息回报,令美国财政部深受其害,而偿债成本的增加,会令政府的债务水平上升。 但是,为何我们认为通胀会继续受控?这有两个充分理由。第一,全球经济现在有充足的过剩产能。部分工厂开工不足、工人失业,这些未充分利用的产能是经济增长开始回升时可以动用的资源,并会缓解物价的上升压力。第二,中央银行的功劳。全球各地的金融管理当局在控制通胀方面有30年的经验,他们懂得怎样去控制通胀,而且在达到这个政策目标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至少在近年是如此。各央行明白通胀会加重经济成本,因此一旦出现通胀过高的信号,决策人理应会作出适当响应。 那么,商品价格又如何呢?商品价格会因全球经济复苏而上升,特别是当新兴市场步入复苏之时。然而,对大部分先进国家来说,商品价格仅占整体通胀的一小部分。以美国为例,通胀中约70%的比重是由(本地)劳工成本上升所致,而商品仅占整体通胀约15%。由于过剩产能会压抑劳工成本上升,主要经济体系的通胀将仍然维持在低水平。新兴市场的通胀率较易受商品价格影响,这是因为新兴市场国家在计算通胀率时,商品价格所占的比重通常较高。但即使将商品因素考虑在内,未来数月的通胀都不大可能成为需要关注的经济问题。
(作者系瑞银董事总经理兼高级环球经济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