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价格干预须结合通胀预期管理
    2009-08-28    社论    来源:晶报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该通知要求,要审慎出台调价方案,避免出现集中提价、提价幅度过大,以免增加群众负担。
  这个通知的发布有其背景。尽管CPI已连续6个月为负,7月份CPI同比降幅略有扩大,但社会通胀预期还是呈现出增强趋势。除了一些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之外,信贷高速增长、股市房市价格迅速回升等因素相互叠加,致使社会通胀预期有所增强。
   从内容来看,这个通知,指出了两个问题。一方面,通胀隐忧是现实存在的,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另一方面,要认清当前价格形势,且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价格异动。
  近来,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的上扬格外引人关注。由于我国最近两次较快的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涨价引起,因此,近来猪肉、鸡蛋等农产品的不断涨价,开始引发人们对下一轮通货膨胀的担忧,并不断增强通胀预期。
  所谓通胀预期,简单而言,就是社会对未来一阶段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充满担忧的心理预期。通胀预期如果强烈,副作用必然明显。在现实中,预期常常会形成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最初仅仅是一种预期,随后则演变为价格的实际上涨,并反过来强化通胀预期。同时,当人们预期到可能发生较高通胀时,为了抵消可能受到的损失,就会大量购买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使得市场投机气氛高涨。而火爆的股市和楼市,又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资产投资市场,实体经济复苏急需的资金却被大量分流,不利于经济恢复。
  面对当前社会通胀预期的增强,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原因来看,除了少量商品价格开始走高之外,更重要的是既定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强化了这种预期。过量的信贷投放导致流动性充裕,为通货膨胀反弹提供了货币基础。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已企稳定,但复苏的势头还很脆弱。因此,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未来一段时间里都将保持稳定性,流动性的充裕将继续得以维持。这将强化社会的通胀预期。
  不过,短时期内大量的货币投放并不必然导致通胀。实证研究表明,从货币增加到通货膨胀的发生,一般有段滞后时间。而当前央行对通货膨胀的警觉和对金融系统的控制力,比之过去大为增强。种种因素表明,通货膨胀还只是一种隐忧,一种预期,短期内不会成为现实。
  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物价集中上涨对于民生的直接影响。比之未来的通胀隐忧,现实的物价集中上涨,不能不更引起高度重视。发改委的通知,除了直接指明价格维稳的民生需要之外,也未雨绸缪,提出诸多措施防止价格异动。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做法。
  比如,通知指出,调整自来水价格的重点是解决在价内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问题,故须严格控制以补偿供水成本为由集中上调自来水价格。这个态度,既是对近来一些水务改革遭遇舆论质疑的回应,也是对部分利益集团借助改革名义绑架民众利益的表态。如果延伸开来看,其实在不少领域,定价的主导权是被行业利益集团所“挟持”的。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进一步规范这部分的价格,更有现实的效果。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物价快速上涨的时候,常常也是市场价格秩序容易混乱的时期,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为人们所熟悉。打击这些行为,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在发改委的通知中亦有体现。这自然也是出于价格维稳的目的,但行政性的短期价格干预须与有效的通胀预期管理结合在一起,方可真正有助于未来价格形势的稳定。
  相关稿件
· 猪肉涨价为何非要扯上通胀? 2009-08-28
· 美《商业周刊》:通胀担忧毫无根据 2009-08-28
· 肉蛋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明显通胀 2009-08-28
· 民众对通胀还有担忧 2009-08-28
· 发改委回应本报报道:肉蛋涨价不会导致通胀 200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