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与机遇
我们天天讲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民营企业的机遇究竟在何处?
●经济转型后,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可能在四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和汽车行业技术改造;二是新材料和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房屋建筑业的改造;三是环保产业;四是生物科技新医药,包括新型农业。
●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结合土地的合理流转,农民收入才能提高。
●城镇建设。未来几十年我国县城和县以下的镇要全部改造,这是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量很多,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最近,我带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调研组到广东、辽宁两省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我们与当地民营企业家开展多次座谈,了解了很多情况,回来后向中央写了报告。今天我想结合在这次调研中的感受和当前经济形势,谈一谈目前民营经济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巩固。目前经济已经触底回暖并开始反弹,但基础仍然不巩固,主要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经济参考指标不够理想。判断经济是否回暖,通常有四个指标比较有参考价值。一是用电量,包括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进入夏季后,社会用电量大幅增加,但根据我们为期六个月的追踪调查,工业用电量仍然没有达到过去的水平;二是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我们在深圳、珠海都看到码头上大量集装箱空置,这表明海运,特别是外销没有复苏;三是公路货柜车通行量。货柜车的通行量不如以前,说明省市之间物资交流不足,内需拉动不够;四是厂房闲置率。很多企业倒闭或外商企业撤离后,厂房仍在闲置。在东莞、珠海,我们都看到有厂房长草,没有人来投资。从这四个指标来看,经济回暖的基础是不巩固的。 第二,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经济增长周期和就业变动周期并不同步。经济开始下滑,就业并不会立即大幅下滑,因为企业感到产品销售不畅时不会大量裁员。裁员滞后,就业问题就出现得晚。当经济开始回升,就业增长仍滞后。因为经济开始恢复时,企业先要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无可挖掘时才会招聘新人,就业增长又是迟缓的。并且由于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低,就业增长的速度会进一步减缓;二是目前国家大力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就业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在修建公路、铁路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并不需要很多劳动力。就算需要,也以农村青壮年男性为主,无法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返乡农民工普遍年龄偏大,并且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女性占有很大比例,不会从事修建公路、铁路等体力劳动。这就导致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来打工,返乡农民工还在下岗。这些原因构成了当前突出的就业问题。 第三,经济转型没有达到预想目标。经济危机是逼迫企业进行转型的重要因素,但转型尚未完成,经济已经很快回升。转型为什么没有成功?一是,对民营企业非常重要的融资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企业技术人才,包括熟练工人储备不足,人才引进又存在各种问题。在辽宁调研中我们发现,职称、户口、社会保险等问题都是技术人才流向民营企业的重要障碍;三是,技术转型必须有市场才能有效益,但市场对民营经济存在很多限制,甚至准入问题尚待解决。在广东和辽宁,民营企业家均对进入政府采购名单难反映强烈。不被列入政府采购名单,即使产品创新做得再好也无法得到市场,产生效益。以上融资问题、技术力量问题、市场准入问题得不到解决,经济转型就无法取得理想成果。 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转型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企业创造经济来源,而政府的职责是为企业服务。政府在经济转型中应起到规划、指导、服务的作用。 第四,需求不足。内需还须进一步扩大,外需目前仍未好转。外需没有好转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整体情况尚不理想,美国的就业问题没有缓解,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都在改变,储蓄增加。我曾在国际会议上听到一些美国人说,美国城里人十年不买衣服也有衣服穿,十年不换电视都有电视机看,十年不买汽车照样有汽车开。美国可以不消费,中国应该怎么办?我们当前要稳住外需,但更重要的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应该找更好的办法。采取医疗卫生改革、教育改革等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十分重要,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改革措施出台后不可能立即拉动消费,民众要观望一段时间。要扩大内需最重要的还是就业问题。不就业,不但本人不能扩大消费,亲戚邻居都会以此为鉴不敢扩大消费。 第二个问题,企业拖欠情况十分严重。当前企业拖欠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三角债”不同。90年代初国内盛行的“三角债”是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一条债务链,把某一环节解决就能解决链条上其他企业的问题,所以当时能够依靠国家注资激活经济。而今天我们在辽宁、广东发现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大企业拖欠小企业。在大连我们了解到,小企业交货后至少三个月后才能收款,很多拖到半年以上。很多国有企业、大企业还推行“零库存”制度,将仓库腾空。小企业作为供货方竞争激烈,为了拿到订单就要做超常规储备,以便随叫随到。小企业本身资金非常紧张,遇到拖欠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企业拖欠问题还要和融资难问题结合在一起考虑。我们的调研中没有一个地方不反映融资难。人民银行汇报说解决了融资问题,但企业仍反映融资难,为什么?因为统计方法有问题。资产4亿元以下、雇员3000人以下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银行说给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受益的都是中等偏上企业,中等企业、中等偏下企业拿不到贷款,小企业更不可能拿到。我们在与小企业家闲谈中了解到,很多小企业融资实际上要靠高利贷、地下钱庄,没有正规途径。 民营企业、小企业是吸收就业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多设银行、创新金融形式解决融资难,如何解决企业拖欠,特别是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大企业拖欠小企业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第三个问题,民营企业的机遇。我们天天讲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民营企业的机遇究竟在何处? 首先,经济转型后,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可能在四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和汽车行业技术改造。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突破口的必须是对国计民生有影响的行业。新能源能够减少污染,节省石油,带来全球汽车行业的改造。国际上对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我们的技术不符合标准,我们的产品就无法走出去。中国必须对此心存警觉。二是新材料和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房屋建筑业的改造。如果能够在新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在数控、智能装备制造方面有所创新,建造出全新的住房,我们就打开了市场。三是环保产业。要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环保产业,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四是生物科技新医药,包括新型农业。这些行业未来前景很广阔,百姓衣食都在其中,大有发展潜力。 第二,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结合土地的合理流转,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凡是农民能够富裕的地区,都是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下发展起来的。 第三,城镇建设。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计算,30年以后我们的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75%左右。未来几十年我国县城和县以下的镇要全部改造,这是机遇。 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县城和镇的建设,都为我们提供了扩大内需的很多选择,民营企业家应该根据当前形势调整自己的战略。 第四个问题,民营企业信心是关键。我们这次调研中有民营企业家说:“现在的钱我几辈子都花不完,既然办企业这么困难挫折、费神操心,我说不干了。可是左思右想,还是要干。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我们承担着使命,我们最大的责任是把国家的经济搞起来,我有这个信心。”我们听了他的话很感动。你今天办企业不是为个人改善生活,也不仅仅是给社会捐献一个希望小学,做一个公益事业,而是为了振兴国家经济。 要站得高看得远才有信心,所以要加强学习。就像这次研讨班,不是学习具体业务,而是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经济走向,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要认识到现在不是“过冬”,过冬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这是一次休整,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要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包括经济转型、自主创新,为未来的冲击做准备。要做好三个储备:一是人才储备,没有人才储备是不行的;二是资金储备,搞好与银行的相互信任关系,搞好企业之间的互联互保;三是新产品的储备,将来要出击,用新产品占领市场。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做精做稳。企业不在大小,精才能强;做稳才能做大,大而不稳,迟早要垮。我经常讲,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今天正是我们靠智慧的阶段。要大发展必须有大智慧。要有大局意识,了解当前形势和经济走向。(本文为厉以宁7月11日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理论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