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经济举措有力 审慎面对经济回暖
    2009-06-19    社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中国经济出现了率先“回暖”迹象,证明了中国政府拯救经济举措是及时和有力的。4万亿的财政刺激保证了投资对GDP的拉动、产业振兴政策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并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正面影响、对社会保障项目的改革有助于消除民众的预防性储蓄,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伯南克早年就表示,在经济衰退时候设定一个非常高的“信贷量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须要打破银行正常的“惜贷”反应机制。伯南克还认为,“萧条拯救术”还要考虑到货币幻觉,即不要用一种传统的眼光来看待价格调整,萧条导致需求下降这会带来价格下降(通缩),但由于名义工资是黏性的,人们并不情愿削减工资,那么这种工资黏性会导致失业上升,为了改变这一点,政府应当像凯恩斯主义者阿克罗夫所倡导的那样,合理使用货币幻觉,即通过“点燃通胀导火线”,在名义工资不调整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通胀也会让那些储蓄者心惊胆颤、强迫他们 “花钱”。
  在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经济管理层也坦承尽管经济回暖已经开始,但基础还不稳固,例如出口下降(外部需求下降、保护主义抬头)、产能过剩、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财政收支矛盾和就业困难等问题尚难根本缓解,所以还需审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需要保持“扩张”势头。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对经济回暖的审慎态度是正确的。
  由于不久前公布的5月份CPI和PPI都呈现负值,这使得市场普遍认为近期无需考虑通胀。而美国5月份的CPI为0.1%,CPI年率降幅创下60年最高,这也降低了美联储立即升息的急迫性。但跟市场观点略微不同的是,中国的通胀或许会出现更早一些。由于主流宏观经济学总是假设货币是均匀流入市场且所有的商品、劳务是可以简单加总的,于是造成了一种逻辑:只要观察到社会有(某些商品存在)产能过剩现象,那么新增货币投放(均匀地“追逐”商品)就是恰当的,是不会导致通胀的。但奥地利学派认为,货币不是均匀流入的,社会的可供投资的储蓄是有限的(“稀缺性”)而且是有层级的,有些地方政府热衷的产业或者上游产业(大量的抵押品)本身就更容易获得信贷,因为其信贷需求更容易在银行那里得到优先满足,从而这些产业可以利用当时的社会价格(比较低的价格)进行扩张,并转嫁到下游,随后下游(其他)行业感知了这种货币注入,发现更多的资源流入到了上游(权势)产业,他们无形中承担了更多的成本。这样的结果是,某类商品会变成越来越过剩,而某类商品会变得非常稀缺,如果从一个坐标看通胀是不存在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通胀或许是现实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货币注入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过程,而这种再分配的残酷性要远远高于市场本身带来的。
  相关稿件
· 国内游恢复性增长拉动旅游板块回暖 2009-06-19
· 楼市回暖解读缘何遭遇“罗生门” 2009-06-18
· 标普:中国经济回暖助推亚太经济走稳 2009-06-18
· 我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出现回暖迹象 2009-06-17
· 我纺织品对美出口出现回暖迹象 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