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宜当稳定 内需更要扩大
    2009-06-15    社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稳定外需的要求,相关政府部门最近频出政策,除了出口退税率不断上调之外,亦有拟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安排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100亿美元、大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及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以带动出口等举措。
  诸多措施当中,有些政策恐有双刃效应,如上调出口退税率,受惠者不见得就是中国出口企业,部分好处可能被国外客户拿走。这一道理,我们在上周的一篇社论中已有阐述。上调出口退税率,也给政府财政增添了不少压力。今年政府财政压力相当沉重,也是近几年里所没有见过的。
    撇开双刃效应不谈,从稳定外需的意义角度观察,相关政策的选择,却是自然而然之举。犹记得今年年初时,中央的思路仍是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同时也强调了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不过,几个月之后的当下,“保外需”的声音已经更为凸显,政府对于外需的重视程度已与数月之前有所差别。这其中,多少反映了几个月来出口形势仍在恶化,外部环境尚不明朗,这些因素对于政府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今年以来,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减缓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提振出口企业信心、保持中国出口竞争力产生了积极效果。但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这也是“保外需”思路的现实背景。
  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外需不稳定不行。漠视外需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要么是不负责任,要么就是理想主义。在全球经济、金融短期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强调稳定外需,也是在为未来调整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的时间窗口等必要条件。
  事实上,稳定外需对于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这对于进一步拉动国内消费意义也是明显的。在不少出口企业困难的背后,是许多产业工人正面临着失业或可能失业的社会问题。外需不稳定,定然会直接影响到“保就业”目标的实现。倘若失业率上升,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又谈何进一步扩大内需?这意味着,稳定外需,也在间接为扩大内需作贡献。
  那么,对于当下而言,稳定外需与扩大内需谁更重要?较为理性的认知是,这两者并不矛盾。稳定外需与扩大内需相辅相成,相互结合。当然,无论是从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来说,还是从改善宏观经济失衡的角度而言,坚持扩大内需更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战略方针。相比而言,在现实语境下,稳定外需具有一定的短期意义,可以被理解为保增长的一个重要抓手。
  比之稳定外需,谈论如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性需求,这实在是老话题。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也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事情。扩大内需讲了许多年,但难见大的起色,关键是有许多的现实瓶颈。
  近些年来,国内消费一直只占GDP35%左右,比之一些发达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远远为少。从消费潜力来说,中国内部市场庞大,民众改善生活的欲望强烈,但是这些因素没有能够改变提振内需困难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民众消费能力还是不够,一些民众缺少消费信心。
  正因此,从道理上讲,解决办法很明确:既要想方设法增加民众收入,又要想方设法解决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增加民众收入,当前的任务,是落实保就业的政策目标,并通过结构性的减税举措等,让利于民,并逐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将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让渡给中低收入阶层,进而刺激基本消费需求。在尊重市场机制、尊重效率的前提下,强调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意味着将有一场深刻而系统的社会变革。
  同时,政府在提升社保水平方面应该有效发力。某种意义上说,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一,就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先将民众的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解决好。这不仅是说,财政资金宜向改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救济水平方面倾斜,也指从制度面来说,需补上社保的“短板”。
  相关稿件
· 政策重点应放在刺激最终内需 2009-06-11
· 把增加农业投资作为扩大内需主攻方向 2009-06-10
· 整合金融力量“扩内需” 2009-06-08
· 当前扩大内需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2009-06-03
· 专家建议:整合金融力量积极“扩内需” 200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