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再次出海胜算几何
    2009-06-04    马光远    来源:新京报

    沉寂一年多的中投公司终于重新出海,启动了其2009年的第一笔投资,投资对象仍然是导致其暴亏的摩根士丹利。根据中投公司6月2日披露的消息,这次中投购入了12亿美元的普通股,在完成这次收购后,中投公司在摩根士丹利的持股比例将恢复到约9.86%。

  中投面临盈利压力

  对这次投资,虽然中投表示是为了摊低成本,但事实上,中投面临很大的业绩压力。从2007年9月成立以来,仅有的三笔投资中,投黑石、摩根士丹利浮亏达60亿美元,而用50亿美元投资美国老牌私募基金Primary fund,因该基金持有破产的雷曼的巨额债券而前途未卜。一方面是海外投资的挫折,另一方面却是舆论的压力和每天近3亿元的资金成本。
    在中投宣布增持摩根士丹利股票的同时,高盛也在准备减持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虽然一进一出,但命运迥然:高盛在工行的投资赚得瓢溢钵满,而中投却为解套而苦苦挣扎。
  笔者能够理解中投面临的巨大压力,中投肯定是要投资的,而且也是肯定要出海的。但过去一年多来惨痛的教训起码告诉我们,海外的风险之大,的确超出我们的想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好占的便宜。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中投贸然出海,依然风险很大,特别是,一年多来的运作证明,目前中投无论在定位,还是在投资策略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清晰。

  定位不清阻碍施展

  中投公司成立之初,制度设计非常理想,将其定位为主权财富基金,并以淡马锡为模板,通过商业化的运作,为“多余”的外汇储备搭建一个高收益的平台,以此与讲求安全第一的外管局形成合理的投资边界。因此,中投在定位上应该是一个商业化的机构,和外管局的投资行为应该有着本质的区别。
  然而,我们看到,中投名为依照《公司法》成立的纯商业化运作机构,但无论是公司的高层,还是基本治理模式,都与普通政府机关没有明显区别,其高层不是来自央行,就是来自财政部。这样的一个架构,一开始就给欧美市场对其投资行为设置种种障碍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特别是,公司在成立的时候,将主要承担政策性功能的汇金公司揽入麾下,这样,名为商业机构,实际却要承担很多政策性的使命。比如,中投通过汇金公司注资农业银行和国开行200亿美元,究竟是政策性投资还是商业性投资呢?如果是政策性投资,显然违背了其成立的初衷;如果是商业性投资,谁又为这些投资的风险承担责任?中投的基本运作架构和职能,此时变得面目模糊起来。
  在海外投资受挫、职能定位不清、屡屡遭受各种阻碍的情况下,中投似乎受到西方金融机构在中国大赚的启示,想回到国内来投资,并投资了中铁。当然,中投的公司章程没有说不能投资国内,但如果投资国内,事实上就必须进行二次结汇,外汇储备又回到了央行,当初成立中投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并且,其投资国内的作用,无论是股市还是直接的产业,和一般的投资机构又有何异?

  目光宜转新兴市场

  笔者建议,中投目前宜戒除急于盈利、急于“正名”的心态;与其这时冒险“出海”,不如塞住耳朵不听任何批评,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和投资策略。在再次出海投资之前,笔者建议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不要承载那些不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很多人建议中投为国家收购海外矿产、石油、大宗商品、技术等等,这不符合中投的商业机构的定位,同时还给中投在海外市场投资制造不必要的非市场性障碍,反而不利于其经营主业。
  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中投首先要解决的是委托投资和招揽人才的问题,一年来的挫折,缺乏经验丰富的实战型操盘手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在投资策略上,眼睛不要就盯着欧美市场。事实证明,对于海外投资而言,新兴市场的收益远远大于成熟市场,中投可考虑将一部分资产配置到新兴市场,大胆地到新兴市场去赚钱。如果眼里只有摩根士丹利、黑石这些连欧美机构都不敢去碰的庞然大物,可能很难在经济衰退中取得满意的投资绩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