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的各项措施初见成效,为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使资本市场对上市银行的信心明显恢复。但眼下商业银行的经营仍面临不小的考验,当前尤其要关注四个方面的风险: 首先是中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中长期对公新增贷款的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在行业结构上,大部分投向了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等领域,在区域结构上,投向中西部的比重显著提高。这样的结构特征,既是商业银行执行政府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商业银行追求自身效益的内在要求。同时,上述贷款大都由各级政府提供显性或隐性的担保,在我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到3%、地方政府发债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总体风险基本可控。但是具体到各个贷款项目,仍应具体分析。例如,对于非公益性项目,其市场前景如何、第一还款来源是否有保证?中长期贷款的期限设定、还款安排是否与项目的现金流相匹配?当地政府财政收支的状况和趋势如何?政府的担保承诺是否能及时、足额兑现?等等,都还有相当风险。 其次,票据融资的风险。去年11月以来,商业银行票据融资持续大幅增加,占商业银行对公新增贷款的总量均在30%以上。票据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攻守兼备”,便于商业银行在尽早“抢占规模”的同时,应对形势和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风险隐患。部分票据是融资性票据,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贴现资金辗转流入股市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如果金融机构出于过于追求短期业绩的考虑,盲目做大票据规模,还可能引发操作风险、甚至形成案件。 再者,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已超过50%,从中期看,有理由认为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将有所上升。而去年以来,受资本市场低迷、企业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定期化的态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但应当看到,与贷款长期化的趋势相比,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更容易“反转”。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存款平均期限正逐步缩短,而贷款平均期限的拉长是一个中长期趋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会进一步显现。 其四,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年初以来,按揭贷款的定价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商业银行原来享受8.5折利率的存量房贷客户,绝大部分均转为7折优惠。商业银行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和按揭贷款优惠利率一度“倒挂”。据测算,这项放贷新政将使每家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减少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据粗略估算,存量贷款中大约有30%的比例采用的是基准利率下行10%的标准,如果对其上述贷款一次性全部适用30%的利率下浮幅度,那么银行业净利润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为有效应对上述风险,笔者以为,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四方面的举措: 为了有效防范中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对于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信贷资金是否跟进、何时跟进、跟进多少、期限多长,不能“一刀切”,而应按照商业运作的原则,自主分析,自主决策,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避免一时的“盲动”、“冒进”给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最终还是要加重国家和股东的负担。 为了有效防范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着眼于未来、防患于未然,在大力支持“保增长”的同时,一方面采取主动负债策略,抓住利率较低的时机,适当增加长期负债的比重;另一方面,切实做好流动性监测,制定相关应对预案。 为了有效防范票据融资的风险,商业银行在以票据融资的形式支持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应坚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严格审查申请承兑企业的资信状况,把好承兑关;严格审查票据贴现的真实贸易背景,确保每一笔贴现都有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避免融资性票据;严格内控程序、做好查询工作,甄别票据真伪;关注关联企业之间的票据业务及资金往来,避免变相地“以贷还贷”甚至“以贷收息”;切实端正经营理念、不搞“以票揽存”;合理调配全行资金,提高整体收益。 对于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商业银行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相关的应对措施,比如积极发展中间业务,继续拓展综合经营,切实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避免过度依赖大型客户、提高议价能力,并增加低息负债的沉淀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创新,创造超额收益;战略性地摆布费用资源,合理控制成本支出,以便在定价中占得先机等等。
(作者为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金融分析师、副高级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