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亮点凸显
    2009-05-2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据《人民日报》5月20日报道,截至目前,除中央批准四川因地震灾情适当推迟上报改革方案外,全国30个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中央批准,正在组织实施。这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第五次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已全面进入操作阶段。
  翻阅已公布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可以频见其中亮点,这也成为本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色”。

  转变职能

  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是中央批准的第一个地方机构改革方案。
  作为本轮机构改革中率先启动的地方,上海市此轮机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调整优化上海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如该市组建了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该部门将原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职责、农业委员会参与指导郊区城镇规划建设的职责、市政工程管理局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资金安排等职责,整合划入。原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政工程管理局不再保留。
  按照本次改革方案,上海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4个,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机构21个,另设部门管理机构6个。部门从45个调整为44个,表面上看,只是“少”了一个,但细究其中变化,却体现“质”的深意。
  负责制定这轮改革方案的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此次改革,主要有“四个重点”:加强和完善重要行业管理体制;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优化和完善城市建设、交通和管理体制,努力体现特大型城市功能和特点;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这次改革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构建进行,特别强调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整个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职能为中心展开,最终形成一个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汪玉凯认为,与以前相比,这次改革主要是总量控制,没有直接裁减人员的目标。过去,改革一般是管五年,这次改革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要建立起现代行政管理的体制和框架,比过去具有更长远的目标和战略。
  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从大的意义上讲,本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做出重要的政策设计和规定,旨在着力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一个公共型和服务型政府。

  探索大部门体制

  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大厅局模式”是本轮地方改革方案的另外一个亮点。通过大部门体制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责关系,地方政府尽量做到“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
  从2000年开始,重庆先行推进“大农业”、“大交通”、“大文化”等改革。2008年8月8日,重庆市农委挂牌成立,由原农业局、农机局、农办与农综办整合而成,形成“大农业”管理格局。这项调整,使市政府直属机构减少1个、直属局级事业机构减少1个、处级内设机构减少16个。
   整合前,该市涉农资金分散在这4个部门;整合后,截至2008年底,该市农委整合了近40亿元涉农资金,统筹安排,集中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生产发展。在2008年全市执政为民考核中,市农委综合排名第六,充分显示了大部门的优势。
  在“大部制”方面,湖北省整体变动的部门和单位有4个。具体是:整合省经委、省信息产业厅,组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整合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同时,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湖北省整合有关部门职责。将省建设厅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省交通运输厅;将省文化厅指导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职责,整合划入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由省卫生厅管理。
  “在中央层面启动大部制改革后,根据中央大部制改革政策的设计,地方政府作出相应的配套,这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彭真怀认为,把大部制改革的意图落实到地方去,有利于上下联动。
  除了大部制改革以外,地方政府改革中有一些是中央层面所没有的,如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继续推进省直接管理县的财政体制改革。
  “地方如何整理和调度资源,解决好管理中的各种关系非常关键,这也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很特殊的方面。”汪玉凯说。对于省直管县改革,他认为,地方政府如何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把重心下放到县一级,解决市管县带来的一些问题,逐步走向省直管县,这表面上看是纵向权力在调整,实际上是服从于中央促进城乡一体化大战略。

  “本地特色”

  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这为地方因地制宜改革预留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今年3月5日,中央批准了天津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据天津市编办负责人介绍,政府机构改革体现了天津特色,从实际出发,从长远考虑。比如,为适应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加强口岸协调服务,组建了市政府直属机构口岸服务办公室;考虑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水平还比较低,将设在原经委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改设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增加了中小企业发展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等职责,整合划入了农委的乡镇企业局和工商局的个私经济管理职责,撤销乡镇企业办公室。
  煤炭大省山西,以煤炭工业局为基础,将煤炭工业局的职责、省经委等有关部门涉及煤炭工业方面的职责整合划入煤炭工业厅。不再保留省煤炭工业局。
  鉴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青海省组建省扶贫开发局并为省政府直属机构;为适应依法行政的需要,将省法制办由部门管理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这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首先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大部制改革的整体思路来推动的。其次,在地方实施机构改革时,中央主要控制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总量,赋予地方比较大的自主决定权,改革体现了地方特色。”汪玉凯说。
  彭真怀认为,在大的行政体制改革制度设计充分的前提下,各地因地制宜,探索自己的经验,鼓励探索和积累经验,是一种非常正确的方式。在他看来,包括中央政府大部制改革和地方政府跟大部制相配套的改革,在制度架构上都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