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要为个体责任开列明细指引
    2009-05-18    社论    来源:南方都市报
    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持续发展。卫生部昨日通报,北京确诊一例病例。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三例确诊病例,防控形势相对稳定。世卫组织警告称,甲型H1N1流感疫情看似温和,但不能因此产生安全心理,最坏的时刻可能还没有过去。
  当前我国流感防控如临大敌,而大敌无形更令事态持续紧张。自四川、山东确诊两例流感病例之后,各地追踪寻找密切接触者的联防联控战悄然打响。虽然各地大部分密切接触者都已找到并实施了隔离医学观察,四川124位密切接触者也于昨日下午全部解除隔离。但那些尚未追踪到的密切接触人士,使流感防控形势陡增变数。云南近日传出部分甲型流感密切接触者刻意隐瞒身份,山东悬赏征集下落不明的密切接触者线索。公共卫生防控态势开始向个体责任的缺失提出疑问。
    面对这场看不见对手的人间征战,高危的临战状态不仅见诸医疗卫生体系,舆论反应也持续警惕。由于内地发现的三例甲型流感均属输入性个案,及时截停传染源,隔离密切接触者,启动联防联控网络,所做可称运转有效。而追踪还原输入病例的传播路径,寻找密切接触者的社会动员,也激发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个体责任之辩。
  由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不确定性,即使后期确诊的川鲁两个病例,在此之前也不确知自身是否就是传染病患者,因此并无恶意传播疾病的故意。正因为此,有关方面已明确表示不予追究法律责任。至于倡议留美学生延迟回国,则是道义激越胜于科学防控,操作起来并不可行。在彻底弄清甲型流感疫情机理之前,倡导必要防护尤其应当,但以禁绝病例输入倡行隔绝交往,也全然忘却了今日已是全球时代。
  疫情危机之下呼唤提升公共道德,难免显出临阵磨枪的一面。流感防控之下强调个体责任,源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义担当,但此时的个人责任更需以严密的公共防控部署为指引,为个人责任开列可供操作践行的明细。比如及时修改存在漏洞的健康申明卡,使必要时对旅客的信息追踪更为准确快捷;增加入境后地址、电话以及在飞机上座位号等内容;对所有外籍入境人员增加填写在中国境内的有效联系方式,包括接待人员电话号码和居住地等;向入境人员发放防控甲型H1N1流感指引材料,提醒从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和地区归国的留学生和入境人员,回国尽量减少外出及与他人接触,提供当地疾控机构的咨询电话,等等。
  只有将公共层面的防控细节做得更加周密,对个人责任的要求才能得以落到实处,而不至失之为泛泛的道德敲打。疫情防控的这种轻重关系,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把握。鉴于内地社会的现实情形,流动人群状况极难即时掌控。类似山东确诊病例的传播情形,火车搭乘者根本难以寻找,许多事后认定的密切接触者,很快流散于社会各个角落,很可能根本不在防控信息的有效覆盖范围之内。这种遗漏,显然要靠防控网络的无缝衔接才能改善。
  我国卫生检疫相关法规确定,公民如隐瞒疫情或者伪造情节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对公民如何报告,怎样承担并未有细则指引。甲型流感防控当前,让公众获知具体可行的报告方式和简易的自我监测方式,是比单纯的责任强调更加具体而微的细节要求。客观上说,一场全新疫情的防控,往往就是对社会公共管理和科技发展的全面考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则是社会考验之下的道义需要。为个体责任开列更加明细可行的指引,这正是链接社会公共管理与个人责任担当的合适方式。舍此,疫情防控之下的个人责任强调也难免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