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9-04-15 作者:陆前进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
最近我国同多国进行货币互换,并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步伐。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实现这一目标。但随着人民币走出去,我国的国际收支盈余可能会下降,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方式也会转变,同时对金融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因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而带来的这些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增加,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国外进出口商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将增加,中国国际收支盈余会下降,或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方国会出现国际收支盈余。从贸易项目的角度来看,如果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走出去,我国贸易收支逆差,国外持有的人民币越多,贸易收支的逆差越大(当然这是假定所有贸易均以人民币结算,如果还有以其他货币结算,人民币走出去未必会导致贸易收支的逆差)。从资本项目来看,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有利于国内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或兼并收购,从事跨国投资、生产和销售。跨国投资增加,资本项目也会出现逆差,当然这也要依赖于流入的资本和流出资本的比较,如果人民币净流出多,而其他货币流进少,则资本项目逆差,反之资本项目顺差。 不管怎样,从总体上来看,随着人民币走出去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收支会恶化,但国外实际资源内流将增加,只要对外债务在可控范围内,国际收支恶化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 人民币走出去,外汇占款支撑基础货币的格局将有所改变。 我国基础货币增加,长期以来主要源于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的增加,意味着负债方基础货币也会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或通过发行票据冲销。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我国通过国债买卖和票据再贴现调节基础货币规模较小,并不是货币供给的主要来源。如果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下降,基础货币供给的主要渠道将逐步转变到依赖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来完成,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将下降。货币互换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都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占款下降,我国的外汇储备会有所下降。 人民币输出还会对我国的内外均衡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赖于出口和投资,从中美GDP的构成来看,美国的消费占GDP的比例约70%;而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外需下降,中国正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人民币输出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改善,人民币输出得越多,国际收支的盈余会下降,中国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赖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此外,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人民币跨境流通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资金供给和需求,进而会影响中国的汇率、利率、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水平等,因此要推进中国的汇率、利率和价格水平的市场化改革,否则就难以规避套汇套利的风险,人民币输出的风险将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能会受阻。 在金融市场上,为将来的人民币资金回流做准备,我国应加快发展国债市场。笔者认为,这可能会是将来人民币回流主要的投资市场。目前,从国债市场债券余额、二级市场的交易量、二级市场买卖价差和换手率等来看,我国国债市场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从美元的国际化的历程看,其他国家聚集了大量美元资产,如石油美元、欧洲美元和亚洲美元,这些美元资产等又会回流到美国,主要投资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更多的是投资在美国的国债市场上。所以,短期内,我们需要积极推动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为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可以考虑扩大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开设我国银行的分支机构,接受人民币存款,为各国的人民币资金提供存放和投资渠道。在债券市场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调控宏观经济,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控制货币供应量,但是从长期来看,国债将是主要的调控工具和投资工具。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将来人民币资金回流。这就需要我们在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加快完善国债市场基础建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