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银行业需先清理不良资产
    2009-03-18    宋兆卿    来源:中国证券报

  危机正在摧毁美国的金融系统,花旗集团的沦落仅仅是一个缩影。美国政府的救助措施显然不足以拯救当前脆弱的银行业,单纯的注资固然于事无补,激进的国有化则更为投资者所恐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把受损资产隔离出来,同时消除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不确定性。唯其如此,才能够提供投资者重新入市和银行重新放贷所需的信心,金融系统也才能得以稳定和重建。
  每当危机来临,美联储总是大幅降息并敞开借贷,财政部不断注资,其主要目的都是试图通过增加市场流动性来重树市场信心。然而这帖灵丹妙药如今不起作用了。种种迹象表明,银行业现在面对的不仅仅是流动性问题,还有更为严重的支付能力不足问题。遗憾的是,多年的政策执行已经积攒了太多泡沫,并且通过银行中介市场渗入到了全球的金融体系,所以此番危机祸害才如此之烈,泛滥如此之广。
  全球银行界都清楚地知道,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唯一的结果就是金融系统的崩溃,而政府干预的手段无非是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和国有化。单纯注资已被证明只是在填补一个无底洞,而激进的国有化则更为投资者所恐惧,花旗集团最近的股价暴跌便是证明。因为国有化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权益受损甚至化为乌有,投资者对其他银行的信心因此更受打击,使得更多资金逃离市场从而酿成更大危机。而且在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人们普遍对政府能更有效管理公司存有疑虑。
  毫无疑问,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乃是不良贷款和其他问题资产。如果不能够对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进行有效剥离,则无法提振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银行也将无力重新放贷,而这是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复苏的关键。若政府通过与私营部门的合作,设立专门的坏账银行或者类似基金,以接近市场价格的价位收购银行业不良资产,同时辅之以大幅注资和部分国有化,从而促进银行业的资本重组和资产质量的改善,让它们能够更好地履行其核心职能,此种手段可能对于当前银行业的稳定更为温和有效。而鉴于受困银行的数量之众,现在已是对银行业进行分诊分治的时候,必要的为之力保,无望的为之淘汰,以避免出现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僵尸银行”,否则可能重蹈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的覆辙。
  良好的银行体系是构建一国经济的基石,任何经济复苏方案也都必须以履行其核心职能、稳定且管理良好的银行为基础,此番经济危机肇始于金融系统的混乱,而其复苏也将有赖于金融系统的恢复。其稳定需要的是清理受损资产,消除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不确定性;其重建则需要更为有效的全国性和全球性管理。此番危机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表明现在的全球金融交易量能够击溃大部分单个经济体,各国政府在加强国内管理的同时更需团结协作,制定一致的全球金融管理制度,建立更完善的全球公开标准和更强的监管框架,这也是人们对即将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寄予厚望的原因所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