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下滑再促结构转型
    2009-02-18    作者:史晨昱    来源:新京报

  近日商务部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我国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下降32.67%,为2008年10月以来连续第4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据2月17日《新京报》)。

  剔除国际金融危机、去年同期基数超常增长和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该数据尚属乐观。但FDI格局中两个走势值得关注。其一,1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96家,同比下降48.73%,表明实业FDI投资大幅下降。其实自2006年开始,FDI从中国向亚洲其他国家,特别是东盟主要国家实业转移现象已现端倪。其二,“热钱”通过FDI途径流入的迹象仍未减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FDI有着密切的关系,但FDI也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FDI增长背后凸现中国经济结构之困。
  首先,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联和补充关系,以“两头在外”加工贸易为主的FDI,形成了一种“孤岛”经济。这种由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特殊贸易结构,是我对外贸易保持高顺差的主要原因。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其出口额占中国外贸总数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态势。大额贸易顺差给我国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如: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摩擦加大;流动性过剩;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等。
  其次,中国在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强劲的FDI需求偏好,彰显资本市场、银行体制、利率体制和结售汇制度中存在的某些金融体制缺陷,导致储蓄无法顺利转化为投资,一些领域投资过剩,必须靠出口消化;而另一些领域则投资不足,必须靠引入外资弥补资金缺口。
  第三,受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吸引,热钱由以往的贸易融资转向FDI途径。人民币升值时期,外商投资项目数和实际使用金额增长率都要低于人民币贬值时期。特别是近年在中国劳动成本和环境成本大幅上升,出口减少的情况下,理论上FDI应呈下降趋势。但实际情况是,2005-2006年间在FDI呈平稳状态下,2007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上升了13.66%,2008年上半年则更是快速攀高至45.55%。2007年以来这种超常规激增现象显然不正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FDI结构给经济发展正在带来日益强化的路径依赖效应,即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等层面上对经济增长具有支配性的影响。从消极的方面来考虑,经济体系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上,最终,当自然资源及劳动力成本等优势被耗尽后,将会被全球化加工贸易体系所抛弃。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的新历史阶段,“调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比“保增长”更重要。未来的五年到十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必然也伴随着调整的要求。
  当“人口红利”等因素示弱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就需要加大对资本和技术的投资来增加非农就业人数,以达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引进FDI也应顺势而为。当务之急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国内企业在全体生产体系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增加外资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的本土化程度。目前已有许多国家政府开始采用的第三代引资政策,就是以促进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的产业关联为主要目标,通过提供信息,促进技术升级,培训人才和资金支持等措施,大力扶持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供应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