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A股市场仅次于1994年的跌幅令无数新入市的投资者患上了股市大跌之后的创伤综合症,无数投资者在扼腕叹息之余,誓言解套之后今生再不入股市。殊不知若干年后若回顾现在,离开股市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远离股市所错过的投资回报,加上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贬值,所带来的财富损失要比他们曾经历过的最严重的财富损失更大,经历过1994年A股熊市的投资者大多明白这一点,美国著名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更以其亲身经历佐证了这一点。
与巴菲特类似,美国股市的英雄都诞生在1972年之后那一轮完全不亚于1929年股灾和经济大萧条程度的股市崩盘和经济危机之际,彼得林奇曾描述:“1929年股市大崩盘给人们留下的痛苦记忆如此之惨重,使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从此远离股市,但那些将钱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储蓄账户和定期存单以躲避下一轮股市大崩盘的投资者,错过的股市投资回报,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所带来的财富损失要比他们所经历过的最严重的股市大崩盘造成的财富损失大得多。”彼得林奇描述的股市投资原理其实与巴菲特在2008年岁末在《纽约时报》号召大家买股的原理基本一致,股市大跌给予投资者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优秀公司股票的机会。因此,2009年投资者需要用坚韧和执着来安抚自己那颗饱经股市沧桑的有些恐惧的心,只要2010年不是地球的末日,切忌在大熊市尾端的“L”形底部再相信那些悲观的经济预言。 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人生理财之路仍很漫长,从2009年起,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开始逐步进入一个高峰期,这恰是新牛市的基石——中国版的“婴儿潮”开始了。经济紧缩是暂时的,2012年之后这些中国“婴儿潮”人群就业后的持续消费能力将成为中国内需经济的发动机,使中国经济完成转型,步入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果说,2008年因高估值而放弃股市是理智的,那么,2009年因恐惧而放弃股市将是愚蠢的,切记彼得林奇给投资者的告诫:“历史长期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70年里,股票平均每年收益率为11%,比国库券、债券、定期存款高出一倍以上。尽管20世纪以来发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曾有成千上万种理由预测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但投资股票仍要比投资债券的收益率高一倍以上。”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实现彼得林奇的预言其实只需要一个基本面因素来保障,即和平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坚信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仍将是“和平与发展”,因此,短暂的经济紧缩及股市的阶段性大跌,对于坚定信心者而言更是机遇,2009年将是A股漫长牛市的新起点,更是创业者和“二次创业”者人生新起点。 长期投资股市其实并不难,所有统计股市收益率的基础数据都依赖于股指,因此投资指数基金是最简捷的跑赢市场工具,沪深300指数应该最能够代表整体A股市场,操作指数基金完全可以依赖估值,未来估值攀越30倍以上市盈率即是泡沫区域,15倍以下市盈率区域时则闭眼持续买入,15倍至25倍市盈率区间将是长期箱体区间。至于指数基金产品,深入挖掘的潜力很大,可惜基金产品中精品匮乏,真正能大幅跑赢市场的指数基金应该是幸存者指数基金,何谓幸存者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复制相关成分股,但成分股组合始终在更换,常规指数基金必须根据成分股变换而更替股票,会带来明显的投资收益损耗。幸存者指数基金永远将资金按重新设置权重转换值聚焦投资,不剔除出成分股指的幸存者股票,试想一下:若未来30年不被剔除出沪深300指数的蓝筹股,会有如何惊人的涨幅?
所谓股利再投资模式在现阶段是完全可行的,因为目前蓝筹股普遍打二折,购入蓝筹股权充定期储蓄,将股息再度购入同一只股票,长线投资回报将惊人。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成分股幸存者分布概率统计,食品、医药、能源、高知名度品牌公司是幸存者诞生概率最高的行业,其共同特征是日常消费品而非耐用消费品更非科技股,依此经验潜心挖掘可谓寻宝有道。 短期投资者目前最大的担忧可能是境外机构密集抛售中资银行股,其实,关心谁在抛,不如更关心一下谁在买?境外机构因本土资金告急而将股票砸在了底部,看空者大肆渲染2009年利差缩小给银行股带来的负面因素,殊不知4万亿元政府投资带来的2009年银行业信贷规模扩张将极大地对冲利差缩小带来的负面效应。现在中资银行股正被人当亏损股在甩卖,这样的价值低估机遇不会长期存在,最坏的时刻即最佳的入市时机,由此也将坚定A股市场见底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