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以外寻找金融危机起因
    2009-01-13    楚钢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电视上天天有专家学者,列举分析华尔街金融机构各种各样的所作所为,讲述金融危机的详细过程和来龙去脉,解释问题所在,以期记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可谈论的多数问题都不涉及金融危机的本质。比如在金融机构行内的创新机制、激励机制、评级机制等;在金融体制和政府监管上的放任、不作为、迟钝等;还有金融市场的种种因素。
  很显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责怪流动性的消失是不得要领的,因为它不是危机的原因,而是危机的表现。
  这场危机,并不是一两家金融机构或某些人的错误而造成的。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注资解救金融机构,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包括最保守的银行都会从本质上说资不抵债。
  既然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要找出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必须要到金融体系以外去寻找。

  起源于大量外来投资和“热钱”涌入

  这场金融危机的宏观本质,源于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制与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发生质变的根本矛盾。
  以往的许多危机,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拉美欠发达国家债务危机,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起因和过程,可本质都类似,都源于外来投资或“热钱” 的大量涌入。
  由于国际游离资本的数目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相比规模庞大,很容易造成投资和资产价格泡沫。当这些泡沫不能继续维持时,则造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当然并非只要是外来资金大量涌入,就一定会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有效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金融体制,都能防范危机;而那些不能抵御危机的体制,就会在危机中暴露出各种各样、具有国家特殊性的漏洞。
  前面所讨论的那些金融危机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就是属于对这些层层不能把关的漏洞的反省,但它们绝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宏观本质同以往的许多危机一样,也是起源于大量外来投资和“热钱” 的涌入。以前,这些外来投资和“热钱”的数量与美国经济的规模相比较小,可是由于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高速发展和产品出口型、资源出口型国家的财富积累,这些外来的投资和“热钱”,在这个相对变小的美国经济中起到了造成资产泡沫的作用。

  美国经济规模比例逐渐变小

  冷战结束以后,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替代了以僵化管制为主的经济体制,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历史上少见的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出口型和资源出口型国家如中国、日本、沙特和俄罗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在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制下,主要体现在对美元金融资产的投资上。(德国和瑞士是另外两个主要出口型国家,其主要金融资产是欧元资产;俄国外汇储备近一半也是欧元)。
  美国近二十年来日积月累的贸易逆差,近年来又在加速增长,从2004年到现在,平均每月增加600亿美元。经济学告诉我们,贸易逆差的数目就是其他国家对美元金融资产投资的数目。
  美国联邦政府财政状况,在互联网泡沫和“9·11”事件以后,从低盈余转为高赤字,小布什当政执行的所谓“具同情心的保守主义”,背离共和党保守派“小政府”的核心理念,迅速扩张了除国防以外的可支配开支,造成年4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仅两伊战争每月耗资就超过100亿美元。所累积的财政赤字,即国债总额,达10万亿美元。这巨大的金额,都需要美国国内和国外投资者购买国债来提供。在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制下,财富积累国家对美元金融资产的投资,结合美国家庭信贷消费文化,通过美国高效率金融系统的疏通和华尔街发明制造的各种证券化贷款资产,帮助刺激产生了消费和房地产泡沫,进而造成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
  美国经济规模在世界上的比例逐渐变小。虽然现在还占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而且是第二大经济的3倍,但其发展趋势还是在继续相对变小。从经济学上来说,美国经济已经不能再用大经济封闭型模型来分析,以单一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制,已经是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虽然绝大部分美国经济学家,目前出于既得利益考虑,都不会自动放弃美元对世界贸易体制的主宰地位。如果今后10年到20年,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比重降低到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的2倍或甚至可以相提并论,如果不从根本上变革,在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制下的美国经济,将会受到国际游离资本更大更频繁的冲击,任何体制上不健全的漏洞,就会使这些冲击变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