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接盘“大小非”听上去很美
    2009-01-09    马光远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最近,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在出席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透露,他已经将自己撰写的“以社保基金买入大小非”建议案提交国务院,并且对管理层接受这一提议表示乐观。

  我没有看到李稻葵教授的具体方案,所以暂时还无法判断他乐观的原因何在,但李稻葵教授面对媒体也透露了他建议的基本要点,即国家原则性地、方向性地出一个关于“大小非”的方法,不要特别细,关键要有一个说法,社保基金在某一个点把它接过来,财政出钱,把“大小非”的问题,把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解决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内容,我相信李稻葵教授不会这么乐观,社保接盘“大小非”的专利也不会授予他。因为在此之前,打社保基金主意的人已经太多太多,李稻葵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上面李稻葵所言的一些内容,其实无需细节,其思路的基本要点已经基本涵盖,听上去似乎很不错,社保增值,“大小非”流通,市场告别恐慌,中国股市最大的梦魇从此远去。
  然而,魔鬼仍然在细节,仔细推敲,远不是那么回事。第一,我们假定社保接盘。A股市场目前的“大小非”,2008年底是1.18万亿股,2009年解禁6888亿股,分布在1000多家公司,每个公司的资质不同,状况各异,如何从公共政策上制定一个所谓普适性的接盘“点”恐怕难上加难。再进一步,如果到这个“点”,是一次性无条件转让呢,还是采取自愿的原则?以什么价格转让,以什么方式转让,的确都是考验智慧的高难度问题,不知道李稻葵先生的建议对此如何解决。
  第二,简单计算一下。截至2009年1月8日,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是12.5万多亿元,流通市值不到5万亿元,也就是说,限制流通股数量近8万亿元。而按照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先生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项社会保险资产只有1.5万亿元。戴相龙先生还提供了一个数据,2007年底,社保基金投资于股票和一年期以上各种金融产品为4854亿元,占全部资产95%.另外,戴相龙先生还有一个乐观的预测数据,预计到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总额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这三个数字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社保基金其实盘子很小,接盘“大小非”的确是不能承受之重。
  第三,目前沪深两市总共有上市公司1604家,除少数上市公司属于全流通之外,其余的都有自己的控股股东。“小非”直接让社保接盘没有控制权的争议,但“大非”如何让社保接盘?我想李稻葵先生的方案肯定不是把所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变成社保一家独大吧,国资委也不会答应。这样,对于“大非”而言,让社保接盘的比例又定在多少比较合适,这又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第四,抛开社保是全国人民的救命钱不论,作为一个投资者,社保受全国人民的信托,其最大的责任就是使得社保保值增值,它并没有义务去履行维护股市稳定的职责,在目前A股市场的溢价仍然高于H股的情况下,它更没有必要去全部承接“大小非”而冒被深套的风险。如果是好公司,无需社保去接盘,如果是坏公司,社保接盘只能让社保亏损。
  第五,假定社保接盘了“大小非”,总有减持的一天。由此则推出另一个问题,社保接盘“大小非”后什么时候才可减持,以什么价格减持。循此逻辑,则中国资本市场“大小非”的恐惧又将变成“社保”恐惧,然后对社保进行限制的又一场闹剧恐怕又将主导中国股市的名利场。
  由此而论,让社保接盘“大小非”恐怕又是一场炒作的游戏,既没有合理性,更没有操作性。我不能说“大小非”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问题,但我一直强调,由于实际减持的量和最终减持的量相距甚远,加上控制权争夺,“大小非”本身绝没有渲染的那么可怕。就拿2009年来说,A股市场共有6888亿股解禁,其中银行股就有4150亿股,占所有解禁市值的58%,解禁的压力比想象的不知道小多少,因此,真正紊乱中国股市估值体系的,不是“大小非”,而是对“大小非”妖魔化的言论和紊乱的政策体系。
  不过,应该承认,李稻葵教授的思路比那些动不动就去剥夺“大小非”流通权的思路已经进步很多。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方案仍然没有操作性,更遑论解决“大小非”的问题了。让社保接盘“大小非”,只是把问题从左手换到右手而已,资本市场的整个流通市值并没有发生一点变化,对缓解流通市场的压力,提振信心有何意义呢?
  最后,我重申我多次的观点。中国股市信心贫血的根源绝非“大小非”,而是“三公”原则的缺失,监管的匮乏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不力。在目前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发行、并购规则、完善大宗交易和配售等制度,为“大小非”的流通提供更多的通道,建立股市民主,而不是想办法去堵,更不是去人为制造恐怖,紊乱市场的情绪,延缓中国股市规范化的进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