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从会议确定的九条措施来看,基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要千方百计搞活金融,二是货币政策依然非常重要。对于前者,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事实上也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和三大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后者在许多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却在相对下降,因而特别值得注意。 自今年9月华尔街金融风暴陡然升级以来,各国政策当局的应对措施,经历了一个从货币政策为主向财政政策为主的转变,其原因有二,一是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要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存在较长时滞,尤其考验政府和公众的耐心;二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当投资者发现央行手中的降息筹码越来越少,此时无论增加多少货币,看上去都无法解决信贷收缩势头。中国人民银行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连续四次降息,从表面上看对股市、出口及整体经济的刺激作用似乎并不明显。 与货币政策的“慢热”相比,财政政策的效果往往更为直接、迅捷和可预测,因而其受青睐程度也不断上升。中国上月已宣布了4万亿元财政刺激方案,目前正在抓紧落实中。据国家发改委测算,这一方案将在今后两年内每年各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在中国的带动下,各国也纷纷出台或酝酿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例如,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刚宣布一个175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而其团队还不断扩充内容,最终方案的上限可能会高达5000亿元-7000亿美元。而此前一直受制于《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欧盟也抛开了顾虑,通过了规模为2000亿欧元的刺激方案。 但这并不等于说货币政策必然会让位于财政政策,并逐步淡出舞台。我们认为,对于全球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和世界各国而言,货币政策仍是刺激经济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之一。 首先,宽松的财政政策必须搭配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使效果发挥到最大。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单纯使用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产出的同时,将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实质上“挤出”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若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则可消除挤出效应,使产出最大化。此外,像中国这样庞大的财政政策刺激方案,如果没有货币政策相配合,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保证。市场预计,中国最近的大幅降息加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至少为商业银行增加6600亿元流动性。 其次,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即将到来的通货紧缩。历史经验表明,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危险的敌人,因为它使实际利率上升,推动经济以“收敛型蛛网”模式趋向于长期萧条。随着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特别是出口和消费的萎缩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以及消费的萎缩,各国物价指数目前都在快速下滑。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09年全球范围内有可能出现持续通货紧缩局面;而国内经济学界也普遍认为,2009年年中或年底,中国的CPI可能呈现负增长。 再次,利率空间逐步收窄并不代表央行的货币政策就失去用武之地了。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持续降息的同时,也出台了如TAF(短期拍卖工具)等一系列改善信贷紧缩的短期措施,而中国人民银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也表示,未来将推出包括TAF在内的多项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以缓解国内金融机构的短期流动性不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复杂,而人类的已有认识又是如此肤浅片面,以至于没有人敢断言,过去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教条就是千真万确的。例如,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上都白纸黑字地写着:货币政策在反通货膨胀方面效果明显,在反衰退方面不如财政政策。但奥巴马最新钦点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却不以为然。她本人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样,也是研究大萧条史的学术权威。根据她的研究,货币政策才是彻底终结大萧条的真正力量。因此,各国经济决策者在将更多希望寄托于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的同时,也必须学会双面下注,以对冲潜在的经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