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有27个欧洲国家和13个亚洲国家参加的亚欧峰会,今天起在北京举行。
这届峰会原本拟定的主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如今全球金融风暴毫无异议地将成为会议最主要的话题。近几日,中外许多媒体认为,由于欧亚国家间存在诸多分歧,此次峰会可能很难达成实质性成果,也难以出台有约束力的救市方案,而只能作为欧亚各国团结协作、共同面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标志和象征。
的确,由于经济基础不同,此次遭受金融风暴袭击的程度、性质也各异,其所思所虑的重点也自不相同。欧盟各国所遭受的,主要是金融层面的冲击,以及对其实体经济的打击。正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所言,他们所迫切希望的,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其背后的潜台词,则是向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金融体制和秩序发起挑战,希望改变被他们认为“金融危机根源”的美国金融霸权,为此他们必须力图说服日、中、印等亚洲国家协调立场,让大家“站上一条船”;而亚太不少国家既担心金融风暴的危害,担心重蹈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覆辙,更担心欧美经济的滑坡导致消费力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其经济景气。
正因如此,虽然欧亚各国都在谋划应对金融风暴,都强调团结协作,但如何应对、怎样协作,却各有各的见解和主张。人们担心,在短短两天的会期内,各国在这些既重大、又复杂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将非常艰难。
然而,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欧亚各国毕竟共识远多过分歧。对于金融危机的根源,各国普遍认为和现有的、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有关,和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贪婪及美国政府的放任有关;对于解决金融危机的出路,各国也普遍认为,改革现有全球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是非常必要、非常关键的。
亚洲各国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在国际金融秩序中,亚洲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中国和印度加起来有20多亿人口,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还不如仅有2700万人口的比利时和卢森堡。虽然欧亚各国对未来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权力分配尚有不小的歧见,但有一点不谋而合,即亚洲国家理应和欧盟国家一样,在新秩序中获得更大、与自身实力和贡献更相称的发言权和表决权,才能确保世界金融秩序的稳定和金融权力泛滥的制衡。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40个与会国或多或少都是受害者,都在“一条船上”。因此尽管形成有约束力的救市和改革方案尚需时日,但峰会展现与会国团结、协作应对全球共同金融灾难的决心和风貌,却是可能的、必须的。因为经济的复苏、市场流动性的增加,甚至是全球股市的回暖,首先需要的是信心。由于形势所迫,近来几乎成了“峰会密集区”,巴黎、魁北克、北京,以及11月15日的华盛顿,各国代表还有机会求同存异,积极磨合,最终拿出一个务实、有效的改革和救市方案来。
正如法国驻华大使拉得苏所言,本届亚欧峰会究竟能出台多少方案、决议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峰会向全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即各国有信心统一立场,共同完善和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危机和经济滑坡正威胁着每一个地球人的切身利益,此时此刻,占据地球半壁江山的40个与会国齐聚北京,向全球展现团结协作的决心,这本身就是极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