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面临三大困境
    2008-10-20        来源:证券时报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的冲击,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也非常巨大,但是超越国家范围的金融决策、金融监管和金融协调却严重缺失或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许多国家提出要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如欧盟27国领导人16日就呼吁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笔者认为,目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面临一定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货币体系本位制如何解决

  首先是全球货币体系的本位制问题。美元是一国货币,又充当世界货币。作为一国货币,美国可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但是作为世界货币,需要美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约束,这是美元双重身份面临的政策困境。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代替黄金充当世界货币的功能,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货币创造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尽管美元放弃了双挂钩,主要国家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但是美元仍然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
  由于放弃了美元和黄金挂钩,美元的创造力掌握在美国货币当局手里,货币创造有了更大地自由。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和解决金融困境,往往会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美元供给不断增加,美元币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为满足对外贸易和增加国际清偿力,希望增加持有美元;随着持有美元增加,美元供给过多导致美元贬值对该国的冲击就越大。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的不稳定性,其根本缺陷是美元的双重身份和美元币值的内在不稳定性,这种内在币值的不稳定性相当于美国对持有外汇储备的国家征收了一定的通货膨胀税。美元币值的稳定需要美国增强本国的政策约束,不能采取过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美元走软,但是美元作为一国的主权货币,一旦遇到经济问题,美联储就有内在扩张的冲动,国内的目标是放在第一位,别国只能承担美元贬值的损失和风险。
  目前没有哪一种货币能够完全替代美元,即使能够找到这种货币如现在普遍看好欧元,但是这种货币仍然存在类似美元货币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现在还很难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国际货币体系,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国际主导货币。

  全球金融监管如何实施

  其次是全球的金融监管问题。金融创新和资本流动把全球的金融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并没有一个超越国家的统一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标准。
  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有利于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每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都不是一个独立的隔离市场,是相互联系的,资金在各国金融市场上流动,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流动的同时,金融风险也在金融市场上传播,一旦某一国出现金融动荡,金融风险会很快通过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迅速地传递到其他国家,各国都暴露在其他国家的金融风险冲击之下。如美国国内的金融风险迅速向世界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传递,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不仅直接影响美国抵押贷款公司、私人股本基金及投资银行等,还波及到整个世界金融市场。
  全球化、经济扩张和金融扩张导致国家之间的经济和金融联系更加紧密,国家之间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被绑架在一块,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由于美国放松对次级贷款和金融创新的监管,发行了大量的次级贷和次级债来融通资金,房地产泡沫严重,一旦房地产价格下降,这些金融机构就会出现问题,美国的金融风险就会迅速向其他国家渗透和蔓延。因此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金融风险的防范并不只是一国的问题,它涉及到全球金融市场的安全问题。怎样超越国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全球经济失衡怎么解决

  此外就是全球经济的失衡问题。一国经济的失衡导致世界经济的失衡,如美国经济的失衡导致全球经济的失衡和不稳定。
  美国是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国家,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美国的进口较多,美元资产流出国外,美国出现大量的贸易赤字,其他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美元资产,而美国为了吸引这些资产,大量发行国债,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这就是美国的“双赤字现象”。美国的贸易赤字体现在其他国家就是国际收支的贸易盈余,如中国和日本等。从内外均衡的角度来看,美国储蓄少,消费多;中国储蓄多,消费少,中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一部分供给通过出口来实现,形成了贸易收支的盈余。也就是说,中国的总供给一部分是用来满足国内需求;另一部分是用来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如美国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美国获得实物资产,中国获得美元外汇,但是中国需要的一些高科技产品,美国又禁止向中国出口,这是中美贸易结构的矛盾。
  中国获得的美元外汇资产主要投资在美国国债和美国政府担保的机构债上,相当于中国把外汇储蓄借给美国人消费或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关键是各国获得的大量美元资产重新投资到美国,美国能否有效地吸收这些金融资产,从美国宏观经济均衡的角度来看,美国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便消费和投资增长能够吸收这些回流的资本,这样美国经济能够实现均衡增长,其他国家也能够获得投资的稳定收益。由于美元的过度扩张和流动性泛滥,回流的美元资产往往会超出美国实体经济的吸收能力,对这种过多投资的吸收往往是通过资产泡沫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美国实体经济吸收不了的资本,必然会通过美国资产价格的膨胀来体现的,如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互联网的泡沫和最近房地产泡沫都是经济失衡的反映。美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会导致世界经济的失衡,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上述困境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下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世界各国都希望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如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要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但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改革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需要各国领导人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相关稿件
· 欧盟峰会呼吁:重塑全球金融体系 2008-10-17
· 英首相提议“重塑”IMF 改革全球金融体系 2008-10-16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我国金融体系稳健安全 2008-10-13
· 用国家现代金融体系为农民发展输血 2008-10-10
· 阿根廷重申:金融体系健康能抵御金融动荡 200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