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成“乌合之众”的必然与不然
    2008-09-18    作者:李云峥    来源:证券时报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每当有事必然要推出一个人来抵罪,而每次有这种需要的时候,总会有替罪羊从地里冒出来代人受过”,大仲马在《王后的项链》里感言道。

  如今A股市场的基金经理们似乎就成了这样的一个群体:当市场在跌跌不休的时候,由风光无限到质疑、嘲笑声一片是一种必然,甚至出现了某讲座上有基金经理差点被冲上台的基金持有人骂哭的传闻。
  脸是自己丢的,面子是别人给的,基金饱受市场质疑和其业绩不佳自然存在直接关系,不过类似的绝对值数据本质是无意义的,就像流行歌曲排行榜一般的基金排名毫无价值一样。以年为单位计算基金跑赢市场指数的次数和比例,是比较靠谱的做法,但这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使数据具有可信度,而这对于年轻的中国基金业而言,是一个很多年后才可能开始的计量标准。
  在不同类型基金最低持仓限制和单边市环境下,成为目前股票型基金的明星们不外乎两种情况:那就是在向上的通道中,进得早、热点抓得准、仓位重的必然是明星基金;当市场趋势往下时,利用持仓规则打擦边球,进出频繁、溜得快、仓位控制得谨慎的成为明星基金,当然这时的明星必然只会是比谁亏得少的明星而已。
  基金存在的理论优势和依据是什么?专家理财和规模效应下的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纠缠于专家与投资能力这种毫无标准和边界的概念没有实际意义,投资组合分散风险成了一个关键。在没有做空机制的A股市场,所有基金本质都是在玩一个没有头寸保护的投资游戏:对冲机制就是投资安全带,没有做空机制和对冲衍生品保护的投资组合,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组合。
  实际上,A股市场公募基金与QFII、非阳光私募、个人投资者等A股的投资主体之间,也很难找到能精确比较的基准点。因为QFII和非阳光私募理论上具有在海外市场购买A股相关对冲衍生品的先天优势,而个人投资者因为体积因素,空仓满仓都是短时间内就可轻松完成。也就是说,A股市场公募基金具有“先天短板”缺陷,在A股市场单边市状况没有转变之前,它们的命运还将延续。
  由此可见,基金在市场持续低迷中成为千夫所指的“乌合之众”,有其必然性背景。而这种特殊市场规则造就的特殊现象本身,也是一种对这群特殊“乌合之众”不然性的另类诠释。

  相关稿件
· 私募股权基金专题报道 2008-09-18
· 对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将加强引导 2008-09-18
· 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成新兴势力 2008-09-18
· 私募股权基金大举进入中小企业期盼借势登高 2008-09-18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方兴未艾 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