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率双降更多为破解需求回落困境
    2008-09-17    作者:陈波翀    来源:上海证券报

  对央行在本轮宏观调控周期以来首次“两率”双降的用意,坊间有多种猜测,针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救市”言论就不绝于耳。笔者则以为,央行此举更多针对的是日益回落的市场需求。

  央行此举,舍银行保增长的意图十分明显:下调贷款基准利率而保持存款基准利率不变,银行部分盈利向企业转移;分期限差异化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凸显保增长意图,而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仅下调0.09个百分点,此举意在刺激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贷款需求;仅下调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释放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增长的繁荣阶段,市场供给无疑是决定性因素,即产能扩张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在经济增长的衰退阶段,市场需求则至关重要,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复苏的瓶颈。
  观察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可谓“一喜一忧”。喜的是通胀压力有所缓解,8月CPI已回落至4.9%,距4.8%的政府调控目标仅一步之遥。CPI的持续回落不仅大幅降低了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还为管理层酝酿已久的要素价格改革奠定了基础。忧的是需求回落的压力凸显,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加大。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甚至低于今年前8个月工业企业增加值2.9个百分点。
  一般而言,工业企业增加值可以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但现阶段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大幅回落,又具有比较特殊背景。主要在于PPI的持续攀升,形成了连续4个月的CPI与PPI倒挂,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再进一步观察经济增长另一先行指标发电量,继7月异常下降至同比增长8.1%后,8月仅同比增长5.1%,基本可以认定市场需求已有较大幅度回落。
  从宏观层面来看,需求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首先,投资增速正面临考验:其一,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1%,较上月下滑1.1个百分点,增速明显趋缓。其二,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继6月份达到3677亿元的今年以来高点后连续两月下滑,8月仅完成2564亿元。其三,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10.0%,基本与PPI同步,由此判断今年前8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不会超过15.8%。其四,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2.5%,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已是负增长。
  其次,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预示内需正快速下降。海关数据显示,8月贸易顺差高达28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而前8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519.9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6.2%,净减少100.8亿美元。单月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并不意味着外需的强劲反弹。8月出口增速回落至21.1%,较上月下降5.8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则大幅跌至23.1%,较上月下降10.6个百分点,为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由此,外需回落速度不及内需,才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异常放大。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68亿元,同比增长23.2%。1至8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39亿元,同比增长21.9%。但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尚不足40%,在投资及出口增速均出现回落的情况下,消费能否一枝独秀还无法断言。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资本市场持续深幅调整,直接导致了21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居民财富大幅缩水,对于刺激消费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不难理解,需求回落将直接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需求的回落通过价格的传导,最终反映为供给或产出的减少。数据显示,8月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下降1.5%、增长1.3%和下降0.2%。在需求回落既成事实的背景下,央行借助数量型工具进行需求管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央行的政策着眼点来看,尚无法断言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就此松动。毕竟作为降息周期标志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并未下调,回收市场流动性的政策目标仍未改变。只不过央行意识到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流动性困境,及作为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积极作用,在不改变“一保一控”目标的前提下,顺应经济增长形势变化的一种策略选择。
  既然经济增长已纳入央行货币政策视野,我们期待更多有利于提振市场需求和刺激经济增长的策略性安排。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