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正股市与GDP之间比例的失调
    2008-09-09    作者:尹中立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们对经济活动的很多现象还缺乏深刻的了解,股票总市值与GDP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其中一例。从总体上看,经济发达程度与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股票总市值占GDP的比例越高的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越高。但该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股票总市值的增长超越了经济增长水平,股票市场就会出现剧烈的调整,甚至是股灾。但什么是合理的比例关系?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才是合理的?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应该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为合理的速度,超过该速度可能会出问题。
  从近20年的历史看,中国股市的流通市值占GDP的比例基本上就沿袭了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的规律:1993年,沪深股市流通市值达到GDP总值的2.86%,1994年和1995年就出现了一次调整,市值占GDP比重分别下降到2.43%和1.81%。1996年增加到4%,1997年增加到7.31%,但1998年停止了增长。从1991年到1998年间,我国股市流通市值占GDP比例大致保持了年均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1999年,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不切实际的“超常规”增长,2000年和2001年流通市值占GDP比例迅速地提高到10%和18%左右。于是,此后4年出现较大修正,到2004年止,已下降到9%左右。平均算下来,从1999年到2004年,6年流通市值占GDP比重的平均值是12%左右,依然是年均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迄今,沪深股市才18年历史,按年均1%的速度,股票流通市值占GDP总值的比例应维持在25%左右才比较合理。而2007年底,沪深流通市值占GDP总值的比例曾高达48%,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则超过100%!股市的“大跃进”必将带来极端的市场调整,因此出现了迄今为止仍在继续的下跌就不足为怪了。
  为什么股市总市值与GDP之间有这样的比例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就像为什么GDP的增长速度应该以9%左右为合理的增长速度一样(超过10%则视为过热,而不足7%为疲软),这是经验数据。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体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我们无法知道这个比例究竟多少合理,但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它们之间应该是有关系的。
  中国股市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是在经济增长的中途出现的市场,它与GDP之间的比例关系可能比成熟市场更加复杂,但无论如何,股市与GDP之间也应该有合理的比例关系,超越这个比例关系就会出问题。当前股市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股市的总流通市值在迅速增加,而我国金融资源的总量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增加,储蓄存款的总量在2005年以前一直是股市流通市值的10倍左右,到2007年末储蓄存款只有股市流通市值的2倍,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到2009年末股市流通市值与储蓄存款之间差不多是1比1的关系。因此,市场对大小非产生恐惧是可以理解的。历史事实一再告诉我们,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经济活动的各结构之间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关系,任何领域里的“超常规”增长都将受到惩罚。
  相对我国股市的实际年龄和现状,目前的股票市值在经历了指数60%的调整后,占GDP总值的比例依然太高。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占今年预计GDP的比例依然高达70%多。而从世界股市经验看,只有当经济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出现大量剩余资本,股票市值才有可能达到GDP的2/3左右。我国股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流通市值迅速增加,打破了原有的股市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如何恢复这个平衡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从估值的角度看,我国股市的价格水平已经很接近国际成熟市场的水平,但由于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偏高,股价有可能跌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就像2007年之前我们无法想象股市会涨到6000点以上一样。
  要修正股票市场与GDP之间比例的失调,有两个途径,一是股价下跌,将市值缩水,这意味着股市将继续下跌;二是将股市冻结(将部分大小非停止流通,或将流通的时间拉长),停止新股发行,等待GDP的增加。
  无论如何,是该认真重视和研究股市规模与GDP规模之间关系的时候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