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与农行是否会成中国“两美”
    2008-08-28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能否进入下一轮增长周期要看资金使用效率。如果说以往刺激经济靠的是政府投资和企业生产率的提高,那么,下一轮经济增长关键看资金配置效率,中国如果能够从制造工厂上升为金融高效配置之国,将重新站稳全球经济引擎的位置。如果资金继续大规模低效错配,将会让所有乐观者羞愧。

  审计署的报告让我们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使用效率忧心忡忡。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8月2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部分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存在风险,国开行与农行等存在着巨大漏洞。国开行与农行是否会成为中国的房利美与房地美?很可能。如果任由这些银行自行其是,这些银行很快会成为金融领域的巨大黑洞。
  审计署通过审计发现,国开行存在“贷款审查制度执行不严格,贷后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共发现违规发放贷款91.04亿元,贷款被挪用245.72亿元,其中58.41亿元贷款违规进入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和领域。对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27家分行2006年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表明,农行总行对分支机构在风险控制、资金清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监督和控制不力,造成分支机构违法违规问题不断出现,这次审计发现的243.06亿元违规经营问题绝大部分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甚至有内部员工参与作案。
  就政策荫庇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低下而言,中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曾经是房利美与房地美,经过改制之后,部分上市商业银行情况有所好转,风险控制能力增强,而处于改制风口浪尖的国开行与农行 “坏基因”尚未蜕变。
  与“两美”相似,国开行与农行具有浓厚的政策行影子。国开行是准备转型的政策性银行,80%以上的贷款用于“两基一支”,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众所周知,政府与央企的大项目是各银行争抢的香饽饽,但正是这些贷款使得国开行的资本充足率节节下降。根据国开行的内部测算,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积累,国家不补充资本金,从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国开行的资本充足率将逐年下降。为了维系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2007年至2010年,分别需补充资本金136亿元、474亿元、882亿元、1409亿元。仅靠汇金注资显然远远不够,上市补充资本金是必然之举。
  农行是准备注资、上市的准政策性银行,必须补充8000亿以上的资本金,但此次审计暴露出的风险内控机制的不足,使人对于农行这家巨无霸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浴火重生充满怀疑。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农行近年来信贷增速过高,尤其是房地产与小企业贷款,以至于被单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金融行业不言自喻的秘密是,银行信贷急剧扩张不是好事,一定是遭遇到严重的坏账危机,便只能以新增贷款遮掩而已。
  王益案揭开了国开行资本充足率连年下降的黑幕,内部风险控制不严,与内部人士的监守自盗有关。与明确的银行损失相比,一些低效的政府项目浪费全社会资源更加可怕。比如审计署曾经报告20多个环保项目只有8个项目勉强运转。我国的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已基本完成政策性不良贷款处置任务。但是,审计调查发现,四家公司处置资产回收的现金尚不足以偿还再贷款及金融债券(资讯,行情)利息,对公司持续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资金的浪费是隐性的,由纳税者、得不到正常融资的企业、投资者承担成本,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优质企业融资不畅、高利率借贷市场四处开花,其实是我国资金低效使用的直观反应。
  全球政策性银行都是类似的:用政府信用为担保,进行政府项目与农村的投资。与两美相似,国开行与农行都在进行商业化转型,试图以市场手段减少政策性亏损。他们遭遇的问题就是长期政策荫庇下低下的市场竞争能力与高企的道德风险。我们同样相信,在拯救大型金融机构上,政府能做的比美联储多得多,可以随时动用一切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但这并不能缓解如下疑问,即从国有控股银行到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这些低效的金融机构在庇护下,借助规模的扩张成为混业经营的金融航母,而这是为了奖赏他们的低效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