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救楼市是最好的宏观调控
    2008-07-29    作者:王传涛    来源:红网

  今年以来,楼市可谓愁云惨淡,许多供房者出现负资产。面对这样的形势,政府是否有必要进行一下宏观调控?针对这一问题,受《广州日报》委托,现代国际市场研究公司(MIMR)日前对穗、深、京、沪四地共917位市民进行了随机街访,结果显示,有38%市民认为,“楼价还没跌至合理水平,政府应加大整治力度”,而19%的市民则认为“房价应由市场调节,政府不应干涉太多”,也就是说57%认为政府不应救市。(7月28日《广州日报》报道)

  其实关于今年的楼市,早已出现了许多的闹剧,比如“北大教授道歉”之事,比如前两天出现的“深圳断供假传闻”,有人说,这一场场闹剧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利益牵扯,但所有的闹剧都已经表明今年许多地方的楼不好卖。但是,而结果却是半数人认为政府不应该救今日的楼市。其实,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东西就是民意,因为民意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声音,作为政府,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应该强奸我们的民意,因为民意不可违!很明显,这一次中国的民意是理智的,因为中国的房地产是不能再炒的了。
  首先,房地产虽是近年的一个经济亮点,但这个行业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只有一个国家的能源、重工业、基础设施这些东西是关乎一国命脉的,当然现在我们国家的这些领域也绝大部分属于国有,而房地产却是基本是都有私有,之所以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这么贵,谁也不可能一下子说清楚,但有一点是无庸质疑的,那就是在房价飞涨的时候,受益者是那些炒房者和开发房们,并非我们的老百姓!现在房价下来了一点,完全是正常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没有必要动用国家的力量却调控一下的。
  再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之下,我们的市场完全是有能力调控一个行业的价格及供求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价值规律。价格升与降只是简单的经济现象,我们的政府和市民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这是房地产高层明显过热的一个自我调控。如果我们的政府用行政的手段干预一,反而是一件不好的事。
  最后,我们的政府在调控经济时不应着眼于部分人的利益,而最应该从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楼房的价格下来了,对于大部分的市民来说是一件好事,他们至少看到了楼自己能够买房的希望,现在来看还只能是希望,因为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他们倾几代人的努力还是买不起一套房子。政府如果出面调控仅仅是满足了现在供房人和开发商的利益,而对于大部分想买房的人来说却是来顶之灾。
  面对市场的自我调控,政府的调控有时非常必要,但有时又是多余的。这主要得看这个市场现象是不是正常的,对于哪些群体来说是有利的,而对老百姓来说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都要弄明白,而如果是强行调控,则无异于回到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楼市自然有它的运行规律,跌与涨可能是变幻无穷的,但人民群众的利益却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对于一些事上,我们也应该学一学老子用“无为而治”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这样的办法了。

  相关稿件
· 宏观调控思路应有长期化制度化视角 2008-07-29
· 宏观调控应在防通胀和保增长之间求平衡 2008-07-28
· 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有效性 2008-07-21
· 防治通胀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 2008-07-18
· 下半年宏观调控方向初露端倪 2008-07-18